从广东近年的情况看,“撤县设区”是主流,尤其是在粤东西北地区。在珠三角,“撤县设区”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思路,一些已经完成“撤县设市”的县级市,再撤市设区的呼声很高。

  粤东西北:“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

  在粤东西北地区,撤县改区多由地级市推动,扩大城区面积,增强对其他县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获得省里明确支持,力争每市都有一个县改区,打造新的“百万人口级”大城市。近两年来,已有清新县、揭东县、潮安县、梅县、电白县、阳东县、云安县完成“撤县设区”,其他县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但“小马拉大车”也是地级市抱怨的普遍现象。如潮州市在潮安县撤县设区后,市区面积从152.5平方公里增至1413.9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的10倍。户籍人口从原来的35.1万增至160.4万。梅县撤县设区后,梅州市区面积由298平方公里变为3053平方公里,也扩至9倍多。

  “城区狭小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梅州市市委原书记朱泽君曾就此表示,一方面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搞得了城市搞不了产业,搞得了产业又搞不了城市。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小,产业难拓展,想建个污水和垃圾处理厂,都很难找到合适地带。

  根据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广东将依托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培育若干个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

   珠三角:撤县设市后又想变区

  与撤县设市相比,广东近两年撤县设区、撤市设区可谓高歌猛进,带来城市城区面积的大扩容。与经济强县独立发展的意愿相比,很多城市郊区的市县,更乐于融入大城市城区“傍大款”一起发展。

  最典型的是从化、增城、花都三市变区,融入大广州。三地与广州主城区的距离都较远,融入城市可得到统一规划考虑,但又不碍于自身的城市布局。在心理距离上与大城市也拉得更近,公共服务配套也将更加完善。

  增城从谋划申报到撤市改区,历时10年,获批复后,当地房价应声而涨,被视作居住环境、交通配套等改善的重大利好。

   [撤县设市大事记]

  ●1983年江苏常熟撤县设市获批。

  ●1983至1986年我国约有100个县成为县级市。

  ●1986年 国家提高撤县设市门槛和标准。

  ●1993年国家再次提高撤县设市的要求。

  ●1994年10月中央发函要求各级停止“撤县设市”。

  ●1997年国务院批准最后一个撤县设市的行政区湖北汉川后,正式冻结县改市。整场改革历时10年多,超过400个县或者说接近15 %的县升级为县级市。

  ●2011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

  ●2013年吉林扶余、云南弥勒、青海玉树撤县改市。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撤县改市。

  ●2015年四川康定撤县改市。

  采写:南都记者 陈显玲 黄怡 实习生 徐楚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