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试试我们老种子黄瓜!”于建起递过来几根白黄瓜,记者拿起一根吃了一口,果然脆爽,还有点清甜的感觉。“是不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于建起笑道。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型农民,于建起两年前开始到全国各地搜集老种子,如今已搜集到200多个品种。在他老家浏阳永安,100多亩的老种子蔬菜基地绿意盎然,一个占地近千亩的中华老种子博览园本月将开园。

  寻找:找回濒临失传的老种子

  之前,农民在自家菜园里种菜,都是上一年留的种子。业内人士介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老种子渐渐淡出舞台,农民都到外面购买产量高、抗性大的杂交种子,但这种种子不能留种。

  于建起注意到,在田多地广的浏阳,农民种植的老种子占比不到5%,即便在边远山区,老种子也日渐式微。慢慢的,于建起萌生了搜集推广老种子的念头,为此他放弃了设计师的职业。

  2015年8月,于建起去贵州安顺,一待就是一个月。为了搜集蔬菜老种子,他跑了30多个村庄。听说一个瑶寨有种植了200多年的蔬菜种子,他连夜驱车前往,并徒步近10里,终于找到了高山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老种子。

  老稻种也是于建起的搜集对象。近两年,每年谷雨“下谷种”前,他都要去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搜集农民种了半个世纪的老稻种。在当地,农民还留有麻谷红、白沙糯、鱼籽糯等老稻种,但红帜粘、早兰粘、岳山粘、喜白粘、岩粘等老稻种却难寻踪迹。“鱼籽糯打的糍粑,能拉一只手那么长;麻谷红用来熬粥,味道太好了。”于建起聊起老种子就很兴奋。

  他先后到过湘西、湖北、贵州、广西等地寻觅老种子,目前已搜集到200多个品种。如今,他在很多山村都委托了当地农民继续寻种,“我的目标是至少搜集到2000种。”

  推广:让老种子“种”出新希望

  “最重要的是,要将老种子推广给农民种植,推动当地种植业种优种强才是关键。”于建起决定让老种子“种”出新希望。

  为了推广老种子种植,于建起在永安镇芦塘村发动当地农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今年陆续试种了黄瓜、辣椒等老种子蔬菜后,结果让社员喜出望外。比如,一种叫“五爪龙”的朝天椒,比起常规辣椒生长周期要多一两个月,直到10月还在结辣椒,虽然辣椒个头小一点,但单位面积的产量并不低;用老种子种出的黄瓜虽然比市场上的黄瓜要短一点,但个头要粗壮些,今年两季黄瓜种下来,亩产有近1万斤,一斤卖价高达5元。

  “现在周边农户都来找我们要老种子。”于建起说,游客喜欢吃,农民愿意种,老种子在当地又逐渐流行起来。

  如今,芦塘村被纳入浏阳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永安“童话湾里”功能区,于建起决定在此打造中华老种子博览园,其中包括老种子科研育种、田园私厨体验、老种子蔬菜公园等20多个项目。

  “让老种子走进‘种子园’,走进田园综合体,最终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不久前,前来考察浏阳田园综合体的财政部领导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将老种子保护和恢复起来,不仅能让老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同时对于建设种业强国也提供了战略资源,对确保农产品安全可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