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

衡阳地处在蜿蜒千里的湘江中游、五岳独秀的衡山之南,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称“雁城”,也缘于“南岳独秀”的衡山,因地处衡山之阳(南)而得名。

衡南 同“衡阳”。

衡山 以境内有南岳衡山得名。

衡东 1966年分拆衡山县东部置县,也可以理解为位于衡山以东。

祁东 1952年分拆祁阳县东部置县。

常宁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常年安宁”之意改名常宁县至今。

耒阳 以县治位于耒水之北得名。

邵阳市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初置昭陵县,县城在今邵阳市大祥区。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昭阳侯于昭陵县东,属零陵郡(治泉陵,今零陵县北)。昭阳侯城在今邵东黄陂桥乡同意村。王莽篡汉,侯国除。

东汉初于昭阳侯地置昭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

邵东 1952年分拆邵阳县东部置县。

新邵 1952年析置新化、邵阳二县部分地区设县,以二县首字命名。

武冈 以境内有武冈山命名。

隆回 1947年析邵阳、武冈、新化三县置县,隆回,寓名龙回。相传古时有一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起程,往东海腾飞,中途回望,昔日盘地,云蒸霞蔚,灵秀钟聚,顿生恋故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九龙。从此,润物造化,衍肓众生。

洞口 1952年自武冈县析置,距县城4公里处有2个大石洞,320国道由此穿过,洞上奇石林立,洞右悬崖陡壁,有一深水潭,名曰洞口塘,县因此而定名。

城步 以原县治“城步寨”命名。

新宁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平定当地“蛮夷”以“新近安宁”之意置新宁县。

绥宁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

常德市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西汉毛氏《诗。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

安乡 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义名县。

汉寿 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万寿无疆”之意,三国时被改为“吴寿县”,后多有更改,1912年民国建立后以“驱除靼虏,汉室复兴”之意复名汉寿至今。

澧县 以澧水流经命名。

临澧 以滨临澧水命名。

桃源 以境内名胜桃花源得名。

石门 因县城外有两岩壁立如门,故名。而且这岩壁的方位还有三种说法。

津市 因正值澧水9条干支流汇合处,优越的水源条件,过往舟筏商旅傍津设市,津市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