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邀新人“拉人头”,组建自己的团队
三个月很快过去,我可以“邀约”新人了。看到别人在网上聊QQ“邀约”成功,我也学着干。我在网上撒谎说在南宁开了一个专卖东南亚土特产的门店,两个月后“邀约”到了第一个网友,是嫁到邵阳的娄底人。她带着儿子到了南宁,经过我一番苦心解释,投3800元申购了1份。三个月后,她也“邀约”到第一个新人。
首战“告捷”坚定了我的信心。朋友建议我把硬件搞好一点,我马上买来一套木质沙发和一台新电脑。两个月后,我又“邀约”到一名成都网友,他来南宁当面交流,一下申购了21份。
2012年中秋节后,我的弟弟也来了,他了解“行业”后非常兴奋,马上给在家的妹妹打电话说:“你快来南宁吧,投资3800元可以挣380万元!” 妹妹打死也不相信,还跟亲戚们说我们在做传销。就这样,“家庭市场”全部被破坏了。
我只好继续从网络入手。洞口县一位离异的邹姓女网友过来了,她打工多年,早就不想干了,反复说要加入我们的“行业”。我又联系上新邵县一位李姓网友,她一下申购了21份。衡阳一位网友被我的谎言骗过来后,想看看我的土特产生意,准备加入。我带她到在南宁的衡阳老乡那里玩了两天,没有“引导”成功。她后来询问,我是不是在做传销生意。
“拉人头”还坏了我的姻缘。洞口县邹姓女网友对我很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那一年我父亲去世,她还跟我回邵阳处理丧事。当我们再回南宁,她的弟弟也从上海赶来,他一接触“行业”,就暴跳如雷,说是传销,马上喊姐姐回家。他还在家人中散播我是传销分子的言论,几天后邹姓女网友也回了家,我抱很大希望的这个“家庭市场”也遭破坏。
最多的时候,我也有了16人的团队,申购了200多份,但我自己仅拿到3万多元“人头费”。尽管离“上总”有差距,我却充满信心。
4 团队崩溃,转移场地再挣扎
就在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危机来临。我们的“体系”悄然发生变化,上至“老总”下至“业务员”,矛盾百出,怪话满天飞,相互之间“挖墙脚”。300多人的大团队变小了,氛围变差了。原来每天晨会开设8个会场,现在减到1个。
我刚来的时候,每个月有许多人“上总”,“体系”就会发各种食品,每个月都吃不完。朋友“上总”还会请客,大家很快乐。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许多“业务员”突然就联系不上了,一些快要“上总”的朋友突然不见了,很多时候连晨会也取消了。
原来我的“老总”下面有近100人,两年后只剩30多人,而且传言四起,如谁把钱卷跑了、谁坐牢了等等。尽管如此,我不改初衷,还在不停地“邀约”、“引导”、“复制”。
2013年初,卖老屋和借的钱用完了,我又从新邵县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偷偷用来维持“生意”。但到了下半年,情形每况愈下,我的“老总”下面就剩几个人,而我的团队只剩下我一个,成了孤家寡人。
这时,我的一个在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做“行业”并且“上总”已两年的“发小”,看我这边情况糟糕,极力邀请我跟他做。万般无奈之下,2013年12月,我把在大沙田置办的家私装满一辆四轮车,跟着他来到了仙葫。那天飘着毛毛细雨,我的心情相当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