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婷 张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如何在新一轮改革中推动文化体制创新,成为在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湖南文化产业因改革、创新领跑全国。湖南人有责任、有勇气、有信心继续担当重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走在全国前列!”代表、委员们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
【报告看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两会热议】
改革不是“甩包袱”,而是“找出路”
3月8日晚,由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雅韵三湘·2014湖南音乐季”在湖南音乐厅启幕,《梁祝》、《被出卖的新嫁娘》等世界经典旋律令人沉醉不已。恰值周末,观众上座率高达8成。
这是湖南省歌舞剧院自2012年4月转企改制后出现的喜人一幕。改制后,省歌舞剧院大胆搏击市场,大力创作精品节目,创新演出形式,不少演出一票难求。改革,让这个有近60年历史的老剧院有了新活力。
“实践证明,改革不是‘甩包袱’,而是‘找出路’,是解放艺术生产力、激发创作活力的有效途径。”在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是表示。
“早改革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常林说。湖南广电集团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10余年来,湖南广电先后启动多轮改革,不断向市场要活力、要效益。快乐购市场占有率居同业第一,《我是歌手》红遍大江南北,《爸爸去哪儿》一个节目的营销收入就达10亿元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龚曙光介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自组建以来进行了3轮改革。到2013年底,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南传媒总市值已达190亿元,显示出体制改革激发的强劲发展动力。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哪里就有新局面。”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积极创新,呈现出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文化影响不断增强的喜人景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同比增长15%,占GDP的比重约5.3%。《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湖南进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新十强”,位列第八。
改革不到位,“华流”难以形成
从等、靠、要,到主动向市场要效益,转变看似简单,背后其实充满曲折。代表委员表示,现在的成绩,只是文化体制改革牛刀小试,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当前,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并不表示改革已经结束,今后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探索和开辟。”欧阳常林说。
最新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网民们大呼“韩流”再度来袭。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为什么在世界上难以形成“华流”? 欧阳常林说,从“韩流”的形成看,最重要的是有两个推手,一个是政府推手,一个是市场推手。中国不缺市场,也不缺资金,更不缺资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韩国是把文化放到市场,把播出平台、制作机构完全打通。而国内商业模式不健全,平台依旧是在体制内,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人才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些都是“华流”未形成的重要原因。
“改革成效如何,还需要在市场中不断检验。”代表委员认为,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不砥砺奋进,不勇闯新路,很可能就会“呛水”。要把改制、改革变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手段,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变成企业的管理文化,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不能轻视市场,不必畏惧市场
代表委员认为,面对新一轮改革浪潮,文化湖南要创造更大辉煌,需要政府与市场主体协同发力。
欧阳常林认为,要发挥好政府“无形之手”的力量,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产品出口、境外投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减少题材立项行政审批和产品审查的随意性,探索电影分级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内容及产品模式的原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叶文智认为,政府的支持,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养人”上,而要逐步转变为“养项目”、“养事业”。要把机制搞活,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改制后的企业形成良好的“造血机能”。
“面向市场是文化产业走向繁荣的不二法门。”龚曙光认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必须面向市场,接受消费者检验,既不能轻视市场,更不必畏惧市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市场,交给大众,通过市场壮大文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彰显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用市场的力量推动文化走出去,积极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品牌的文化企业。
龚曙光说,要善于在市场变化中迎接挑战,以新技术、新理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未来的传播方式一定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所有的文化产业都要通过新的传播渠道抵达受众,湖南的文化产业将伴随新技术而发生变化。要把传统资源转换到新的传播渠道上,转换能力有多强将决定发展速度有多快。
【延伸阅读】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湖南文化“列车”越跑越快,文化湘军屡创佳绩。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012年已达5.2%,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13年,湖南广电、出版、报业等均取得较好成绩,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同比增长15%,占GDP的比重约5.3%。
2013年,我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加快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批复的42家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加快推进省直文化产业集团组建,做实芒果传媒有限公司,组建湖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