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一哥”王亚伟,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业绩挑战,也遭遇大规模赎回的挑战。华夏大盘一季报显示,其仓位较去年年末下降近8个点;华夏策略下降近10个点,为成立以来最低值。低仓位使得其错过一季度行情,不过,减仓的同时伴随着大规模的赎回潮。王亚伟显然遭遇了成名以来的最窘境。
低仓位错过行情
今年一季度业绩收官后,华夏大盘精选一季度仅上涨0.6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近4个百分点,在173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87位;华夏策略混合基金上涨1.99%,落后于基准1个百分点,排名42位。
大幅减仓被认为王亚伟错失行情最主要的原因。数据显示,华夏大盘精选在一季度逆市减仓,仓位从去年年末的85.78%降到一季度末的77.99%。华夏策略精选更是在一季度大幅减仓近10个百分点。其股票仓位从74.13%下降为64.25%,为成立以来最低值。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注意到,即使在投资机会并不明朗的2011年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去年的仓位一直在85%以上波动。而在今年一季度的反弹行情中,偏股型基金的整体仓位有所提高。
华夏大盘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也有较大变动,其中去年四季度末重仓的葛洲坝、广电网络、洪都航空已被云南城投、华泰证券和招商银行取代。
王亚伟针对一季度的反弹行情分析指出,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以及市场利率水平的回落,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有所改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及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
对于仓位逆市大降,王亚伟解释道,主要是为了组合更具灵活性,所以同时降低了股票仓位和持股集中度。“二季度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比较突出,基金将考虑择机增加股票仓位。”
赎回冲击业绩
在大幅减仓的背后,是如洪水一般的赎回潮。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数据,华夏大盘去年底份额为6.22亿份,截至今年一季末,总份额只剩4.62亿份,份额缩水比例高达25.69%。而从近两年华夏大盘季度赎回量来看通常只有百万份额,相比之下近1.6亿份的赎回可谓天文数字。一季度同期,华夏策略精选规模从12.17亿份缩至11.59亿份。赎回量是去年四季度的一倍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由于赎回份额超过基金总份额的25%,华夏大盘不得不被动减仓。从华夏大盘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前四大重仓股在一季度均被减持超过1000万股,但是股票市值占净值比例却变化不大。如第一大重仓股广汇股份,一季度减持1000万股后,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仅从9.42%下降到9.41%。
作为公募基金的“标杆产品”,王亚伟执掌的两只基金由于业绩出色,长期封闭申购。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无论牛熊震荡,在华夏大盘暂停申购的5年多时间中,华夏大盘精选的季度赎回量从未超过1亿份。
也正因为如此,业内常常笑言,王亚伟实际上操作的是两只“封闭式基金”。而为了应对赎回卖出股票,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王亚伟的操作。
记者注意到,在历史上华夏大盘最大一次赎回风波发生在2008年中期,当时的净赎回比例达到11.5%。而在2008年的第二季度,华夏大盘也创下了成名以来最差季度业绩之一——排名接近同类型基金的后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在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就埋下了被赎回的伏笔。
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华夏大盘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差季度业绩——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后15%;而华夏策略也创下成立以来最差季度业绩——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接近后30%。
在随后的2011年第四季度,王亚伟旗下两只基金并无起色,均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后50%。业内人士表示,连续半年业绩不佳,显然挫伤了持有人的持有信心。
华夏大盘去年年报显示,该基金户均持股5.37万份,机构投资者占比57.96%,个人投资者占比42.04%。下半年持有人户数下降,但户均份额上升,说明个人持有人已经先行一步“撤退”。业内人士认为,从去年发生黑天鹅后机构快速赎回离场的反应来看,嗅觉灵敏的机构,应该是今年一季度大额赎回的主力。
分享到:
洞庭湖42天发现12只死亡江豚,不要让江豚的微笑变成眼泪!救救江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