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的两个公车改革文件公布一月有余,我省的车改情况如何?车改给这些公务员群体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车改新政之下,他们的交通生活是怎么过的?且看三湘都市报记者描述的车改新政下的众生相。
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
如今,文件下发一个月,它给湖南的党政机关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湖南的公职人员到底对它抱有怎样的看法和期许?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公车】 十数次拍卖进百姓家
省纪委方面数据,截至今年8月初,省内各市州公开拍卖、调剂超编车辆1233台,清退违规借(换)车辆338台。海量公车从机关大院流向了寻常百姓家。
7月8日,位于长沙市东风路立交桥下的赛德拍卖行停车场热闹非凡。这里停放的40台原属长沙各大市直机关单位的车辆将在3天后找到新主人。
市民唐先生在麓谷工业园经营一家印刷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急需一辆小车作为公司用车。唐先生觉得,公车保养一流,也不担心被二手商动过手脚,以拍卖的形式拿下,一分钱一分货,很实在。
和唐先生一样,大批长沙市民都热衷于追逐公车改革带来的“红利”。从今年6月6日湖南省直公车第一拍以200万落槌以来,从省直机关、国企,再到市州区县,十数场公车拍卖密集展开。
【车商】 紧盯公务员市场
长沙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长沙新车上牌总数为121470辆,每辆平均售价突破17万元,这一增幅远高于全国水平。公务员群体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
此次出台的公务车改革方案显示:取消副部级以下官员公车使用,转而对其发放交通补贴,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出行方式。
“这将增加很大一部分私车客户群体。”8月中旬,记者走访汽车销售商时发现,无论是进口、合资还是国产车品牌,几乎都正在进行力度不同的公务人员购车优惠活动。
一汽大众4S店,销售顾问肖琳告诉记者,这几个月经常接待公务员家庭来看车,“卖百多辆车,其中有30多辆就是公务员家庭。”
记者连日在中南汽车世界内走访,遇上了近30名前来看车的公务人员,其中30—45岁年龄段的购车者占了2/3以上,大多为省内党政机关以及大型国企内的中层干部。
【车补】
基层称相当于“涨工资”
对于车改,作为常德市石门县的一名副科级办事员,潘轩(化名)举双手赞成。
在石门县,清理出来的部分公车已经拍卖,潘轩所在的单位只保留了一辆公车。“真要使用,手续挺麻烦。每次都要填单子,写清楚事由、时间,还车时还要写清楚油耗和费用。”潘轩介绍,从八项规定,单位用车越来越严格,使用率不高。“周末,公车不能上路,节假日还要封存,公车有没有在使用,查起来也很方便,我们基层公务员就可以监督。”
“副县级以下的干部,在车改中受益最大。”对一直骑电动车上班的潘轩来说,每月能拿到500元以上的车补是最实在的,根本不存在“利益落差”。
【司机】
车队四个月未发工资
早在去年年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颁布后一周左右,本报就曾报道长沙市韶山路一机关大院内,车队已有5名司机提交了辞职报告。之后,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八一路的多家机关单位和东风路等多家事业单位。
随着文件在7月下发,省内各大机关车队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员变动。但关于机关“司长”的安置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万家丽路某省直机关单位车队司机小李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超4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
“随着《反浪费条例》和车改的相继启动,机关车辆越来越少,司机的安置只能慢慢来。但财政管理单位已经把临聘和超编司机的工资份额‘一刀切’了。”小李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
查看评论 1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