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或大开大合,或娓娓道来,或振聋发聩,或和风细雨,或酣畅淋漓,或回味无穷,给人以新风扑面的思想之美、语言之美、力量之美。尤其是口语化的表达、真性情的抒发、接地气的文风,让干部群众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震撼力。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既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灯塔,也是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生动教材。
善用群众语言,领导讲话更有感染力
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观点高屋建瓴,内容博大精深,但多是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来表达思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是善用、活用、精用群众语言的典范。
讲话尽显中国风、文化味。领导讲话只有植根于文化沃土,才能形成强烈的思想共鸣。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干部群众之所以想听、愿听、爱听,许多观点成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经典和名言,其魅力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他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用三句诗词作了高度凝练的描述和概括,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又比如,他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论述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心甘情愿;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去领悟真谛。这些话都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民族风范和文化风韵,给人以强烈的认同感和强大的感染力。
讲话贯穿小故事、大道理。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也是一种深厚的语言功底。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贯穿着不少鲜活而深刻的故事,把看似空洞枯燥的道理讲得生动而形象。在国内的讲话中,他列举过秦朝、唐朝由兴到衰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讲“颜色革命”的事实来说明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道理;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来告诉大家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在国外的讲话中,也经常用一些众人皆知的故事来拉近距离、引发共鸣。比如,他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讲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并列举了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的热播;在墨西哥演讲时,用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下好成绩的事例,阐述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等等。事实胜于雄辩,故事胜于说教,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不但让人一听就懂,更能迅即产生思想共鸣。
讲话极其接地气、打动人。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生活中的群众语言信手拈来,谈心式的表达方式,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和感动。比如,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一开口就说“让大家久等了”,接下来又说“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言语中暖流悄然涌动、浸润心田。他还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样的语言直击人心。比如,他还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玻璃门”、“弹簧门”来形容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等等。尤其他在视察调研中与群众的对话,将大国领袖的亲民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来。比如习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视察时,他看到背着满篓柚子的村民赶紧侧身说“你快走吧,背着很重”;轻松摘了两个柚子后幽默地说:“这是技术活啊”;对不认识自己的老大妈说“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这样的话语,习近平同志在各地视察调研中经常随口就有,让我们倍感亲切。
善讲群众语言是改文风、转作风的必然要求
文风从来都不是一股单独的“风”,它的背后是党风、政风、民风以及社会、时代之风。文风好则作风实。习近平同志善用群众语言的讲话风格,质朴清新文风的独特魅力,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迪。
贴近群众才能形成思想共鸣。领导干部的讲话,接地气就会有底气。只有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话中带有泥土的芬芳,才能深入人心、形成共鸣。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无论是重要会议、重大场合的,还是批示、指示等传递思想的文字,都始终坚持因群众而说话、为群众而说话、替群众而说话,说群众想听、爱听、乐听的话,真正说到了群众的心坎里。比如“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
回归本真就能直击内心深处。领导干部讲话是不是发自内心,群众一听就明白。真话是最具魅力的话,也只有真话才能产生极大的心灵冲击力、震撼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话让人一听就明白,同时在内心深处激起波澜。
通俗易懂便能找到共同语言。讲话是一种交流和互动,文绉绉、硬邦邦、干巴巴是达不到传神效果的。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同志不愿、不屑也不会讲“大白话”,觉得“大白话”有点土,没理论,不深刻,“成色”、“货色”似乎不足。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恰恰对什么是“大白话”、怎么讲好“大白话”作了生动诠释,是讲好“大白话”的典范和榜样。他以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来阐述思想,用直白质朴的“群众语言”来解惑释疑,以“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来传道授业,令人耳目一新。正是这些“大白话”,让干部群众听起来很过瘾、很解渴、很兴奋。比如他讲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又比如讲改革的辩证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有血有肉方能迸发强大力量。领导者讲话不同一般,必须有根有据、有血有肉,在历史和时间的大浪淘沙中“立得住、站得稳、攻不破”。什么样的讲话最有力量?一是讲出了普遍真理,二是说出了事实依据。真理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根植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收入,民工的薪水,孩子的上学,病人的医疗,市民的就业,百姓的冷暖都孕育着真理。习近平同志时刻关注着群众,所以,他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等讲话,让人民听起来感觉特别亲切。
讲好群众语言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不懈追求
习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就一些干部不会说话而批评道:他们与新社会群众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由此可见,群众语言看似好讲、易讲,实际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长期修炼。讲好群众语言,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不懈追求。
讲好群众语言,学习是根基所在。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知识积累、文化功底,群众语言是讲不好、讲不活、讲不传神的。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深刻而生动、精彩而管用,是他长期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的结果。他在年初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访问时谈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应成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只有把学习的根基打牢了,才能用讲故事、说事例、接地气等方式,驾驭好群众语言。
讲好群众语言,实践是源头活水。群众语言是实践中生发出的鲜活语言。领导干部要讲好和用好群众语言,必须植根于实践的源头活水。习近平同志以亲民之举赢得民心,以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稳健、求真务实博得赞誉,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行动最有说服力。现在有的干部讲话,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其根源在于离实践、离群众太远。克服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现并积累群众语言。要坚持脚底常带泥土、心中常装百姓,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话里短,在“零距离”贴近群众中汲取群众语言的丰富营养和智慧。深入群众必须是真诚的、坦荡的、长期的,不能心血来潮,更不能虚情假意。
讲好群众语言,思考是升华途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群众语言也有与时俱进的问题。如何把老话讲新、让群众语言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是领导干部讲话的新课题。习近平同志结合群众语言讲新话,不是局限于讲几个新名词、新概念,更重要的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前进方向,讲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社会节奏合拍、与人民心声吻合的话。比如他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群众一听就明白,十分生动;他提出年轻干部要“墩墩苗”,领导同志要学会“踱方步”等,也使群众语言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光彩。可见,领导干部讲什么样的群众语言,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应该有所讲究、有所创新。对群众语言,我们要用大脑过滤、用思想升华,把群众语言镀上一层“流行色”,使之更具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