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任波)继9月15日晚10时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抢救性发掘出一座西汉初期贵族古墓,该处工地随后又发现两座古墓后,国庆长假期 间,长沙市考古工作人员在距第一次发掘的贵族古墓东面山头约40米处再次发现4座古墓,但因4座古墓级别不高,发掘出的文物并不太多。

  这4座古墓分别于10月1日、2日为考古工作人员发现,10月3日、4日展开抢救性发掘,昨日因大雨暂告中止。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大可告知,这4 座古墓的年代与9月15日晚发掘的贵族古墓年代接近,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的随葬品为仿铜陶礼器,组合为鼎、敦、壶,说明这批墓葬的等级不高, 应为平民墓葬。这些墓葬排列有序,方向基本相同,相互之间并没有打破或者叠压,说明在选址时考虑过墓葬的布局。这也印证了此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判 断: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在古代为一墓地。该墓地处于小吴门以北的松桂园,经荷花池、留芳岭、麻园岭至伍家岭、九尾冲的著名墓带上。在这一墓带上发现有 大量古墓。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正处九尾冲,为这一著名墓带的尾梢。

  本次在陡岭浏阳河小学建设工地山头新发现的4座平民古墓也印证了民国时期商承祚等文物专家对长沙楚墓的判断,即战国到汉初长沙高规格大墓一般不葬山头而葬于山之“凹钳”处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