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健康>茶禅养生>正文

蔡镇楚:茶禅文化与夹山禅茶(5)

来源:新浪湖南2015年12月1日【评论0条】字号:T|T

  “茶禅一味”之说,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而其哲学基础则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

  孔子贵天,老子法天;儒道互补,先秦诸子百家融合为一,而成就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学说,为中国茶文化美学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同体。以此为道,则有天道、地道、人道。《易·系辞下》有所谓天、地、人“三才”者,则为天道、地道、人道。其三位一体,构成了茶美学的三大理论支柱。

  惟其是“天道”,因而种茶、采茶、制茶等特别注重气候、时序、季节、雨水等自然生态环境之美;惟其是“地道”,因而注重土壤质性、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地域文化对茶叶与茶叶生产的影响;惟其是“人道”,因而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力之功,重在中国茶文化的人本意识和美学风格特色。唐人独孤及《慧山寺新泉记》云:“夫物不自美,因人美之。”这样构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三维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则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美学的绿色艺术大厦。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茶道”就是“人道”,是天道、地道、人道的“三位一体”。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有《茶磨二首》诗,其一对磨茶中的天人关系作了极其深刻的描述:

  楚匠斫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此诗前四句以茶磨为喻,茶磨是人取山石雕琢而成的,又以檀香木制成“转脐”(即磨心)。茶磨之运转,如人之运转乾坤。上片磨为天,天为乾;下片磨为地,地为坤。人之磨茶,使上下两片磨叶运转自如,犹如天地乾坤之运转一样,乃是人力之所为,是人的力量在运转乾坤。日月星辰犹如这运转中的茶磨上的蚂蚁一样慢慢爬行,时间一长久既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我,进入一种无我之境。乾坤无迹,日月无言,惟有茶磨运转,茶沫如吐雪,如堆云。这种时间的相对模糊性,像“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一样,以自身的规律性,铸就了多姿多彩的社会人生。此情此景,蕴涵着何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哲理!

  中国人给饮茶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审美义蕴,认为茶之为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是天、地、人“三才”的艺术杰作。古人则以有托的饮茶盖杯为“三才杯”:杯盖以为“天”,杯托以为“地”,杯身以为“人”。这正说明天大、地大、人更大的一种哲学思考。如品茶,多习惯于把杯子、杯盖、杯托一起端着,这种品茶方法叫做天、地、人“三才合一”;如果把杯盖、杯托放在桌子上,仅端起杯子品茶,则突出一个“人”而置天地于不顾,称之为“惟我独尊”。这是中国人在饮茶这种日常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性格与人格力量。

  中国人的这种茶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之说。这个学说,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强调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的和谐统一,而以人为天地之心。据《礼记正义》疏,人为“天地之心”者,其内涵有二:一指人生存于天地中央,犹“人腹内有心”;二指人“动静应天地”,是万物之灵,犹如“心”是五脏中之“最灵”者,能“动静应人”一样。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以之论学,则要求如岳麓书院提倡的“学达性天”;以之论文,则强调“文道统一”;以之论诗,则以诗为“天人之合”;以之论建筑,则注重园林风水;以之论茶道,则强调天道、地道与人道的“三位一体”。

  八、茶禅与禅茶

  茶禅耶?禅茶耶?此乃两个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不同概念。

  茶禅与禅茶之关系,前者是文化,是灵魂,后者是物质,是茶禅文化的载体。

  茶禅,属于文化范畴,是精神层面。茶禅论,是一种学说;茶禅一味,是圆悟克勤对茶文化与禅宗文化密切关系的一种概括,一种内在的规定性。茶与禅之一味,不在于品,而在于悟:以茶参禅,在于悟;以禅心品茶论道,也在于悟。如同宋人以禅喻诗而开创的“诗禅论”一样,严羽《沧浪诗话》最后归纳说:“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以此推断:“禅道唯在妙悟,茶道亦在妙悟。”这是禅道与茶道的共通之处,也是茶禅论赖以成立的学术原则和学理基础。

  禅茶,属于一种茶类,是寺院茶、和尚茶、居士茶,是茶的一种物质形态,只是茶禅文化的产儿而已,不可相提并论。禅茶与茶禅的共同点,是皆以茶为载体;不同点在于:禅茶是禅院之茶,是物质形态;茶禅,是以茶参禅,茶修与禅修的结合,茶境与禅境的统一,茶心与禅心的妙合无垠,物我两忘,修身养性,是其精神境界,是一种人生境界。

  佛教禅院,从来就是清净自然的佛祖传经圣地,也是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场所。寺院茶寮,实际上是中国茶馆的开创者。从魏晋六朝至于唐宋,这种茶寮的设置,全在于为僧徒们去除睡魔,全心全意念经拜佛,从来就没有去思考这茶寮煮制来的茶,是禅茶还是福茶?

  茶禅,本是以茶参禅之意;禅茶,乃是禅门之茶。一是茶修,为参禅方式;一是茶类,为禅门之茶。二者之间有其联系又有区别。当今之世,社会浮躁,人心浮躁,人们利用其联系,结合旅游业之需,大力开发寺院禅茶产业,皈依佛门,皈依佛心,以期安宁社会浮躁,清静人心浮躁,将茶禅一味的祖训变成禅茶一味,也是可以理解的。清代大学者钱大昕曾有《戏题赵州茶棚》一诗云:

  宗门语录太纷拏,直下钳锤是作家。

  公案古今难勘破,镇州萝卜赵州茶。

  拏:同“挐”(rú),纷乱。此诗通篇以禅宗之语出之,批评禅宗语录的杂乱纷繁,牛头不对马嘴,使人们难以勘破“赵州茶”这一禅门公案的真谛之所指。《古尊宿语录》卷47载,有僧问赵州和尚“亲见南泉否”,赵州和尚却回答说:“镇州出大萝卜头。”因有《东林颂》偈语曰:

  镇州出大萝卜头,师资道合有来由。

  观音院里安弥勒,东院西边是赵州。

  牛头不对马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乃是佛教禅院之新常态。新世纪之初的2003年3月,石门县召开中国首届茶禅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论证磋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石门县是“中国茶禅之乡”(蔡镇楚以篆体六张书写而成)。(2)石门夹山寺是中日茶禅文化之策源地,是中日“茶禅祖庭”。(3)圆悟克勤的《碧岩录》是“宗门第一书”,开创了佛教禅宗由无字禅到文字禅的新纪元,于是才有惠洪禅师的《石门文字禅》问世。(4)圆悟克勤的“茶禅一味”是中国茶禅文化的四字真诀,为中日两国茶道注入了神奇的佛光禅韵。

  九、茶禅一味与夹山禅茶

  文化研究有其特定的规范性,被日本茶人尊奉为“茶禅祖庭”的“夹山境”,不是禅茶之境,而是茶禅之境。

  圆悟克勤《碧岩录》和惠洪《石门文字禅》等禅宗文献,乾隆皇帝对茶禅寺的命名,均以“茶禅”。茶禅与“诗禅”相对映,隶属学术形态,归于文化;禅茶,隶属物质形态,源于寺院,归于世俗。本可以与“禅诗”相对,作为茶禅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但是作为一个文化范畴,则不可任意颠倒其词序。学术文化研究者,茶禅论也,茶禅文化也;物质生活者,禅茶也,寺院茶、和尚茶、居士茶也。从商业运作而言,禅茶可以大行其道;从学术文化而论,文化观念不可混乱。弃本逐末,甚至本末倒置,乃是不可取的。

  夹山禅茶,是一种茶类,一种旅游产品。但是,物质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物质的灵魂。以茶具茶器而论,器韵流香,茶具是富有生命力的。器为茶之形,茶为器之魂。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就是其典型案例。夹山茶禅文化的研究发掘,在于弘扬圆悟禅师的“茶禅一味”;夹山禅茶的开发和利用,在于打造“夹山茶禅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二者意蕴不同,理念不同,载体不同,方向各异,方法各异。我们认同禅茶之类旅游产品开发,并不意味着舍弃“茶禅论”学说,实则依托茶禅文化的夹山禅茶,其开发空间之广大,前景之可为,夹山得天独厚。一是“茶禅一味”策源地;二是中日茶禅祖庭;三是中国茶禅之乡;四是地处北纬30°中国有机生态茶区,绿茶资源相当丰富。但是我们认为,夹山禅茶,应该以养心茶和祈福茶为主,大力开发夹山禅茶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1)夹山禅茶以“茶禅一味”为哲学基础与文化灵魂;

  (2)夹山禅茶以“夹山茶禅文化生态旅游”为中心目标,从业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念,严格区分茶禅与禅茶,正本清源,统一思想和宣传口径;

  (3)夹山禅茶的开发,要增强品牌意识,大力打造以“茶禅一味”为核心价值的“夹山禅茶”文化品牌,这就是“夹山境”。

  结 论

  茶禅祖庭的定位,不可能有其主观性和随意性。从新世纪之初至今,对茶禅论的研究,作为世界茶禅祖庭和中国禅茶之都的历史地位,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1)佛教禅院饮茶风俗之盛;

  (2)禅茶主产地之盛;

  (3)文字禅有稽可考的历史之盛。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前二者,湖南和大江南北的各大禅院和茶区,皆已具备,如南岳衡山以及全国各大禅院,皆可谓禅茶源头之一,但是禅院茶俗并不一定就是茶禅祖庭。石门夹山禅寺,是中国文字禅的源头,是夹山和尚的“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偈语的出处之所在。唯有历史公认的文字禅发生地,唯有圆悟克勤禅师《碧岩录》之诞生地,是《石门文字禅》的历史归宿,方能称之为“茶禅祖庭”。故从历史到现实,从无字禅到文字禅,从中国到世界,夹山茶禅,系中国茶禅文化的发祥地,是中日茶禅祖庭。

  夹山境,是茶禅之境,而非今人所称的禅茶之境,是佛教人生境界,而非世俗所追求的物欲之界。在这一方面,夹山禅寺和夹山管理处已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梳理和贡献,而夹山茶禅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大开发,还仅仅在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必须上下求索。为此,我以一篇《夹山茶禅赋》以为祝福曰:

  金粟如来兮,开天竺之禅那;菩提达摩兮,启禅宗之先鞭。一苇渡江,面壁十年;拈花微笑,妙悟为先。南能北秀,衣钵相传;一花五叶,瓜瓞绵绵。禅心之观日月,凝照而无隐;禅定之妙万物,清寂以静然。禅月之寂,鱼石涟涟;百川之机,清泉涓涓。禅和人生,甘苦善缘;禅杖法轮,美意延年。

  夫夹山之禅,溯大唐为宗源;佛日之巅,引武陵之霞烟。猿抱子归兮,青嶂岭之鸣蝉;鸟衔花落兮,碧岩泉之云天。圆悟禅师兮,出西蜀而叩舷;碧泉禅院兮,释雪窦以妙诠:《碧岩录》兮,文字禅那之本原;茶禅一味兮,中日茶道之正弦。茶禅祖庭兮,青嶂岭之闻杜鹃;禅茶因缘兮,碧岩泉之观飞燕。金戈铁马兮,李自成立地以成佛;江山美人兮,吴三桂愧对而无眠。

  茶以养身,禅以修心,此乃真福慧也。茶心者,善心焉;禅心者,慧心焉。一炷禅香,一盏茶酽,一轮禅月,一溪茗船。茶是水,禅是云,水云相映;茶是叶,禅是花,红绿相衬;茶为饮,禅为参,以茶参禅;茶悟禅,禅修心,茶心禅心,心心相连。善哉!世界茶禅祖庭;妙哉!中国禅茶之都。我问青天:茶禅何为?碧岩泉边何田田;我问夹山:境地何意?白云深处遍茶园。夹山茶禅兮,石门绿嶂飞茶烟;夹山境地兮,茶运九州共尧天。

  (2015、10、31)

  【作者简介】

  蔡镇楚:号石竹山人,湖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中国文学批评家,是中韩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诗话第一人”和“国际东方诗话学的开创者”。他曾受教于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学术著作等身,代表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诗话史》、《诗话学》、《比较诗话学》、《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域外诗话珍本丛书》;他是中国茶文化首席专家,中华茶祖神农文化的主要奠基人,中国黑茶文化的擎旗手,著有《茶祖神农》、《茶美学》、《灵芽中国》、《中国名家茶诗》、《茶叶改变世界》等,其《茶禅论》开创了千年茶禅文化研究的新局面,是中国茶禅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1] 印可,和尚承认、许可学僧结业,则颁发印可证书。《维摩诘经·弟子品》云:“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