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健康>茶禅养生>正文

黄夏年:船子和尚禅法初探

来源:新浪湖南2015年12月1日【评论0条】字号:T|T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代,也是诸宗创立的时代。禅宗因为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在中国佛教里面异军突起,船子是个性突出的禅僧,“船子一颠僧,持桡胡乱撞。撞着撞不着,总成隔壁帐。折却桡竿翻却船,碧波光溢三千丈。”[①]他对禅宗的贡献不仅影响一时,而且还影响了后人。

  一

  船子和尚,名德诚,四川遂宁府人。生平不详。据禅史记载,船子节操高邈,度量不羣。拜于药山惟俨(751~834)门下,与道吾、云岩是好友。船子后来离开药山惟俨,对二位好友说:你们应该各据一方,传递建立药山的宗旨。我率性疎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船子与二位同道分手后,来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县)华亭,终日在湖上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②]后遇弟子善会悟道后,当下弃舟而逝,莫知其终。[③]

  药山惟俨是唐代青原禅师系下的第三世,他在澧州(今湖南境内)药山,广开法筵,四众云集,大振宗风。药山惟俨个性特别,不拘一格。有一天晚上,登山经行,忽然云开见月,药山惟俨见此月景大笑一声,声音远传澧阳东九十余里,全城居民都听见了他的笑声。朗州刺史李翱为此赠诗云:“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④] 药山惟俨的禅法也很特别,据说他升座说法,不说一言。大家问他:你是来为大众说法,为何不发一声?药山回答:“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⑤]药山不说一字,人们为此不理解,但是从药山的角度来看,经师所说的经,论师所说的论,无不代表了他们所说的那一部分内容,而我药山不说一字,却是以身说法。后人对药山这个公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五祖法演就认为:“虽然以己妨人,争柰贼身已露。诸人要识药山么?闲持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⑥]其意思是说,从事相上看,药山确实让人扫兴,但是这时也是他的真功夫也暴露了。要知道药山是一位非常豁达之人,他就是没事时就拿着经卷倚立在松树边上,笑问来人从何处来的洒脱。密庵和尚评论:“寺主怪药山不为众说话,可谓误他三军。师云:翠岩只具一只眼,殊不知药山归方丈,便是老他三军。”[⑦]这意思是说,翠岩和尚只看到了事物一面,不知道药山做了方丈,已经点拨了三军。晦山戒显把话说得更加明白,曰:“今欲使人磨治学业,必务贯穿名句,粗识经史。畋渔铅椠,播弄丹黄,变禅门而成文字,增知解而坏先宗,必自此始矣。”[⑧]由此可见,药山以不说为说,坚持了不着文字,直指人心的禅风,在他看来,所有的文字都不能足以表达出高深的禅意。

  船子和尚作为药山的高足,他完全继承了其师的禅风,崇尚自然,不去执着于文字相,只愿在平常的生活中而得到解脱。禅宗经典记载:

  (船子)一日,泊船岸边闲坐。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师竖桡子曰:会么?官人曰:不会。师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师有偈曰: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赌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

  “桡子”是划船的桨。船子用桡子来回答官人的提问,旨在表达和尚的日用事就如同桡子一样,极为平常。“金鳞”是金鲤鱼,《隋炀帝海山记》:“洛水渔者获生鲤一尾,金鳞赭尾,鲜明可爱。”温庭筠 《罩鱼歌》:“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因为金色的鲤鱼不容易觅得,故极为珍贵。船子在这里用“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八个字,表达了与世人不同的出家人的心情。这种心情世俗之人是体会不到的。“黄能”,传说尧杀鲧于羽山,鲧之魂灵化为黄能,入于羽渊。能,三足鳖,字或作“𡮙”,因讹为“熊”。《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於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船子三十年如一日地泛舟于华亭湖,不是为了钓得黄能,也不是为了找到金鳞,其实就是为了过一种怡适的自在生活。他描写了作为渔人的生活:静谧的夜晚,驾着一叶扁舟,轻轻拨动船桨,缓缓地划向江心。在水深之处,抛下钓钩,长长的丝线笔直垂入江中。专注的观察钓丝的动静,耐心守候,等待着江底的大鱼上钩。晚风习习,江面上,一个水波才起,便牵出万重波光荡漾,波波相随无有穷尽。时间随着流水悄悄流淌,江水复归于宁静,夜色更深沉了,水气带着寒意袭来。回去吧!在这清寂的夜里,鱼儿应已沉沉入梦。虽钓鱼无获,却能满载一船皎洁的月光归家。三十年来的生活,就像清水中的鱼儿不会上钩,因为鱼儿将钓钩看得非常明白,生活中也如是,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就不会再去来回地奔波。但是世俗之人看不到这一点,为做钓鱼竿把竹子砍光了,就再栽竹子来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那么一种神奇的鱼儿,善能变化,会吐风雷,岂是随便就能钓上来的。别的人只是旁观采撷芙蓉,喜欢那种香气缠绕的感觉。两岸遍开芙蓉,映得一船绯红,然而虚空本色仍在,不曾有任何染着。问我如何生活,就只是这只舟船,若有后学也各随机缘,既不由天也不由地,天地都无所羁绊,除了蓑衣还能有什么留到后世呢?船子渔舟唱晚式的生活,是当时山林佛教的写照,与大自然相伴相融,这正是禅僧们响往的生活,物质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心情,不在于文字的表述,船子坚持了乃师的禅法,并把这种禅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禅僧们做了一个榜样。

  二

  船子和尚是药山九个弟子之一,“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澧州夹山善会者。”[⑨]船子离开道吾与云岩时,曾经说过:你们若遇到伶俐的法师,让他来跟我学,我将会努力雕琢,將生平所得传授给他,以此来報答先師之恩。禅书记载:

  (船子)师甞谓同参道吾曰:他后有灵利坐主指一个来。道吾后激勉京口和尚善会参礼师。师问曰:坐主住甚寺。会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什么?会曰:目前无相似。师曰:何处学得来?曰:非耳目之所到。师笑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速道速道。会拟开口,师便以篙撞在水中,因而大悟。[⑩]

  佛教史上取名“道吾”的有关南道吾和尚、道吾宗智禅师、道吾从盛禅师三位。与船子同参的道吾,是道吾宗智禅师,也是一名高僧,药山惟俨的法嗣之一,与船子是师兄弟。道吾的造诣很深,被认为是“道著即头角生,直须向异类中行”的智者,所以他的老师药山和尚说这位“异类中行”的弟子,密契心印。道吾参加药山的法会,药山问:“子去何处来?”道吾曰:“游山来”药山又问:“不离此室,速道将来。”道吾回答:“山上鸟儿头似雪,㵎底游鱼忙不彻。”[11]这个对答“寻常语里便布枪旗”,[12]游山住山之人一切随缘,在言语之间也是“方信道本色住山人了無刀斧痕。” [13]

  澧州夹山善会禅师,广州岘亭人也。俗姓廖。九岁于潭州龙牙山出家,依年受戒,往江陵听习经论该练三学,遂参禅会励力参承。道吾在京口遇到夹山上堂。有僧人问:如何是法身?夹山答:法身无相。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答:法眼无瑕。道吾听后不觉失笑。夹山看见道吾的笑声,走下座来问道吾:某甲适来祇对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道吾说: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夹山说: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道吾答: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夹山问:此人如何?道吾说: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道吾失笑善会,是因为善会执着于书本的说法,“法身无相”和“法眼无瑕”虽为典籍中所载,却不知“法身”与“法眼”是不可说,说破者就不是相,不是眼。禅是活泼泼的,是在生活中所得到的,修行者就是要通过生活的感悟而达到最高的境界,并不是看上几本经书就能得到的解脱,“及出世千了百了,答個法眼無瑕,又是什麼道理。你道古人說死法麼。”[14]所以道吾要失笑于善会,但他看出来善会是可以雕凿成器的禅僧,只要导师引导得法,将来必成大器,所以他建议善会前去皈依船子为师,因为船子是把生活与禅融在一起的高手,可以完全改变善会的心态,去除只执书本,唯书为上的禅病。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