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湖南师大新至善村 两代人的魂牵梦萦地

来源:红网2012年9月18日11:15【评论0条】字号:T|T

  新浪湖南旅游频道重磅推荐:7天玩转嗨不停 最全湖南自助游攻略! 

  今年63岁的新至善村“第二代”金小波,属于师大教师子弟。他家是从1953年搬入新至善村起,惟一住到现在的住户。两年前,他开始写《新至善村》,“希望把两代人的回忆写下来,做个纪念”。在这过程中,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在新至善村结识的朋友黄巨年,一年前在加拿大突然离世。他的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几个字:“艺术家黄巨年,湖南长沙岳麓山,新至善村人”。

  历史

  “至善”取自四书《大学》,“20户”和“48家”里住的都是教授、讲师和归国华侨

  2012年9月13日下午,天色阴沉,湖南师大新至善村4栋8号,一栋被矮墙围绕的青瓦平房里,金小波就着暗淡的光线翻开了《新至善村》手稿,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我家先在老至善村住着,最早一批搬到了新至善村。”金小波说。“至善”一名的由来,在于四书《大学》的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最先叫“至善”的,是旧时湖南大学的一处教工家属住宅,原址在今麓山路旁的新华村,“10栋房子的规模,听说是抗战胜利后用联合国善后救济款修建”,门的上方刻有“善后救济”四个字。湖大由辰溪迁回岳麓山时,将它作为了职工家属宿舍,被称为老至善村,今已不存。

  1953年,在靠老至善村的基址后,岳麓山脚的一处坡地上,时任湖南大学总务长的姜运开教授主持修建了新至善村,5栋平房,5栋两层楼房,依次为1栋到10栋。在此之前,他还负责了湖南大学大礼堂的施工。当年8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湖南大学解体分化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师范学院,并与中南冶矿、长沙铁道、湖南财经、湖南农学院等并称8所单科学院。

  “湖大分家后,我的父亲金先杰就被调到师院当副教务长,这时新至善村已经建好,我们全家4口就搬进去了。”跟金先杰一道,陆续搬进新至善村的教授们有林兆倧(化学教授)、董爽秋(教授、生物系主任)、陈孝禅(教授、教育系主任)、孙秉莹(教授、历史系主任)、姜运开(教授、总务长)等,10栋房子,每栋两户人,这就是“20户”的由来。

  1957年,随着湖南师范学院的扩展,新至善村的北面山坡上又建了12栋两层楼的红砖住宅,供教授、讲师和归国华侨居住。按户数依次命名为21-32栋,后来每栋入住4户,是为“48家”。

  建设

  22栋房子呈梯级错落分布,遍布植株,村子的设计“非常用心”

  如今,站在新至善村地势最高的21和25栋前坪,很容易区分前“20户”和后“48家”。因为“20户”的房子是青瓦,而“48家”清一色的红瓦屋顶。

  这22栋房子依托地势,呈梯级错落分布。村头的至善路是主干道贯通各栋,而28栋附近的一条步道,由4层共一百多级石阶构成,这些石阶全部由花岗岩的墓碑砌筑而成,其中可见“僧海慧和尚墓,嗣孙宏智立”“僧茂奄老和尚墓”等字样。湖湘地理记者在2010年寻访时,原湖南师大学报主编卜庆华教授证实,新至善村原址在当年为“公葬区域”,即“乱葬岗”。

  1957年扩建新至善村时,施工方就地取材,将许多墓碑移作台阶,(2010年11月23日湖湘地理,《景德寺:身影已渺,尚留阑珊记忆于民间》)。

  1953年建造初,各栋的高墈旁都种着冬青树作为篱笆,有的外墙上还种上爬山虎。每栋的前坪和道旁又种着法国梧桐、玫瑰花、松柏、槐树和桃树等。“春天路边的桃花盛开时,从麓山门(今师大新出版大楼以南)隔远看过来,满山坡都是粉红色,”金小波回忆道,“常有人以为这里是湖大的桃园村。”

  桃树的寿命不长,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村子里的桃树陆续死掉了,法国梧桐也没剩几棵,取代的是樟树、泡桐树、酸枣树等。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将村子与村后的山林融为一体。

  建筑专家刘叔华分析,新至善村的建筑形式在上世纪50年代的长沙较为常见,清水砖墙,屋檐吊顶,木质地板。先后两次修建房屋时,墙体分别运用了18墙、眠墙和空斗墙的砌法,这也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建设要求有关。但与一般筒子楼相比,新至善村的建筑占地较广(含前坪院落),户型设计完整,“20户”中的几栋楼房有联排别墅的味道,修“48家”时,自来水、厕所也进了户,更为方便。“整个村子的设计,非常用心”。

  第一代

  新至善村第一代代表姜运开,“头戴草帽,脚穿草皮鞋,腰上还扎一条萝卜手巾”

  “新至善村共六十八家,‘文革’前这里的老住户就只剩三四家了,而从1953年新至善村建成,一直住在村里没动的也就只有我们家。”金小波说。

  金的母亲陈慧霞,今年92岁,仍思维敏捷,记忆清晰。退休前,她曾在湖南师大担任医务工作。在这之前,她还是“广东顺德公立医院”毕业的一名医官,抗战时曾辗转沅陵、重庆、昆明等地。在她的回忆、帮助下,金小波将新至善村老住户们的故事逐一梳理。在金小波看来,父辈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新至善村第一代。

  原湖大、师院总务长姜运开教授,则是新至善村第一代中的传奇。他坎坷曲折的一生,也是新至善村众多高级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姜早年留学日本,对古汉语研究有较高造诣,同时还主管全校的行政后勤工作。他亲手规划了新至善村的修建,曾住新至善村18号。就是这样一位教授和干部,在村中教师子弟的记忆里,上班却习惯“头戴草帽,脚穿草皮鞋,裤腿卷到小腿处,腰上还扎一条萝卜手巾”,迥异于当时知识分子的打扮。

  这是一位被认为“充满毅力和自信,不会让人任意摆弄自己命运”的人。姜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搬离了新至善村,在农场喂猪,到师院学农基地劳动,坎坷二十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搬回村中居住。他以74岁高龄重拾学问,出版了一系列古汉语专著并获赞誉。

  姜运开教授于2010年逝世,享年106岁,是湖南师大第一高寿老人。而据金小波统计,在新至善村住过且高寿的老教授们,人数逾十四位。新至善村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长寿村的美名。

  第二代

  李谷一的家,就住新至善村26栋42号

  2012年9月13日下午,从金小波家所在的4栋8号后门出来,沿着屋后的一条小道往左上坡,进入“48家”的范围,金站在26栋前,指着它的大门问:“你们知道这里住着谁吗?”

  新至善村26栋42号,那里曾是李谷一的家。1957年,李谷一的父亲李世康和母亲向大威携全家搬到这里,李谷一就在师范学院的子弟小学读书。金小波的哥哥曾和李同班,记得她是个十足的辣妹子:“班上男同学打乒乓球,李也要打,不给她打,她就睡到乒乓球台上,大家都打不成。”

  年纪稍长,李谷一到河西的左家垄寄宿读艺校,每周六下午从湖大进村回家,会经过金小波家屋后,有时候会看到她,“穿着练功的灯笼裤子,裤腿裤腰肥大,鼓鼓墩墩的,走过时带起一阵风”。

  同李谷一一样,郑凯南(曾住27号,影视制作人)、申丹(曾住66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黄巨年(曾住10号,画家)、魏觉(曾住11号中联重科总工、副老总)、陈娉美(7号,师大教授、心理学专家)、贝兴亚(曾住29号和13号,博导)、葛懋琛(曾住21号,博士)……更多的新至善村第二代在这里长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在结束知青生涯后,就没有回新至善村。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顶替父母职位,回到师大工作。成家立业后,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也没有住在新至善村,而是购置了更为宽敞舒适的商品房。

  2011年6月,新至善村的部分第二代在湖南师大图书馆聚会,有近三十人参加,他们中大都是六七十岁的人,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了。许多人是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回新至善村……葛懋琛特意从美国赶了回来,郑凯南赠给朋友们她的新书《金陵秘事》。

 [1] [2]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