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兴凯湖:中俄界湖不得不说的隐秘传奇(组图)(2)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7月6日【评论0条】字号:T|T

  “火成湖”之误与兴凯湖的成因

  有关兴凯湖的成因,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一种就是“火成湖”——也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是前苏联远东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而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黑龙江地区在远古时火山喷发频繁,至今仍留下了如“五大连池”这样的火山湖泊,而且从整体上看兴凯湖湖盆,近圆的形状也很像一个破火山口。

  在上世纪 50年代,我国的科学研究是“一边倒”,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他们提出的兴凯湖成湖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奉为圭臬,甚至还写进了当时的地理教科书中。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1959年中苏交恶,此后,苏联人的影响从科研领域慢慢退出。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国地质科学家们终于真正走近兴凯湖,对它开展了一系列细致研究。火山湖的说法便值得推敲了。

美丽的山花美丽的山花

  兴凯湖又称兴开湖,这“兴凯”和“兴开”都是如果兴凯湖是由远古火山口积水成湖,那么它的在后来的岁月中,兴凯湖是“火成湖”的说法终当地满族语,意思是“水往低处流”,而对兴凯湖的广阔的湖泊、湿地同蜿蜒回环的河流一水深将远远超过现在的测量结果。从现代兴凯湖于被推翻,它的真正成因也逐渐浮出水面——湖泊是探索,最早也是从走访湖岸居民开始的。据一些世居起,共同组成了兴凯湖得天独厚的生态4380平方公里的面积来看,这个“火山”的规模一定由地质构造抬升、断陷而成。根据科学家的地质推兴凯湖畔,以打渔为生的满族居民讲:兴凯湖面积虽系统。由于清代的“封禁”政策,兴凯巨大无比,那么它喷发过后,留下的火山口深度怎么演,早在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180万年)以大,但湖水却不深,最深处也不过10来米。后来,经湖开发较晚,当地的自然生态直到今天会只有10米?例如,位于黑龙江北部的火山湖五大连前,兴凯湖地区在历次地质运动中形成了东北—西南过科研人员的勘测,当地居民的说法得到证实——兴还带有很多原始、纯真的味道。池,水深就是兴凯湖的三倍,超过30米。不过又有人走向的太平岭、老爷岭、完达山、锡霍特(在今俄罗凯湖中国一侧(1861年后兴凯湖成为中俄界湖)的平提出,是不是千百万年来湖水的淤塞使火山湖床变浅斯境内)等山脉和山脉之间的盆地。到了第三纪末均水深都不及10米,再调阅前苏联留下的兴凯湖水文了呢?这个说法显然不靠谱——补给兴凯湖的河流水期,由于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古兴凯湖地资料,发现苏联一侧的水深也不大。于是,兴凯湖是质都非常好,含沙量很低,不具备将如此大的湖泊淤区周围的山地持续上升,而中部则大规模陷落,使原来的盆地扩大加深,形成了古兴凯湖盆。

  跟今天的兴凯湖相比,古兴凯湖盆面积要大得多,方圆有数万平方公里。新生代第四纪后期时,由于地壳的下陷逐渐减缓甚至局部上升,古湖盆也随之缩小,从而造就了现代兴凯湖的雏形。

  电影镜头下的冰雪大湖

  兴凯湖的出现,犹如在大地上嵌进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平底煎锅,它开始张开怀抱,吸纳周围的大小河流。据文献记载,注入兴凯湖的水道主要有9条:东岸为半泡子河;南岸为雷凤河、横道河;南岔河、北岔河、网房子河、夕阳河、乌札库河、白棱河自西岸注入。湖的东北则为出水口,湖水在此流进松阿察河,蜿蜒注入乌苏里江。

美丽的云彩美丽的云彩

  不知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兴凯湖才被河流充满,成为烟波浩渺的北国大湖。从面积上看,在1861年被沙俄侵占以前,兴凯湖的面积在我国仅次于青海湖,超过今天的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而古典名著《水浒传》里那个浩浩荡荡的水泊梁山,也不过才区区八百里,和兴凯湖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兴凯湖可以装下10个梁山泊还绰绰有余。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兴凯湖每年的封冻期特别长,全年中有近半时间被冰雪覆盖,湖冰厚处可达1米。深冬季节走近湖面,但见飞雪漫卷,茫茫冰盖延伸远方直与天际相交。兴凯湖的冬季是寂寞的,酷烈的极寒足可让一切生灵望而却步,千百年来,除了土著渔人和那些辛勤的屯垦者,这片区域几乎无人了解。然而,就在1975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却将兴凯湖的景色、兴凯湖的冬季推到了全世界观众的眼前。

冰雪世界冰雪世界

  《德尔苏·乌扎拉》讲述的是沙俄民族学家阿尔谢尼耶夫深入乌苏里地区(今我国黑龙江省东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部,乌苏里江流域),与当地赫哲向导德尔苏·乌扎拉一起的探险经历。影片中一个最著名的场景就是阿尔谢尼耶夫、德尔苏两人被困在了冰封的兴凯湖上——飞雪如刀,湖似砧板,地平线上的落日被飞雪遮盖。苍茫天地间,两个男人在寒冷漆黑的冬夜里合力抗击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他们知道,任何企图走出这片冰封大湖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因为它无边无际,因为这个湖上的暴风雪比任何地方的都要凶猛,他们只能不停地挥刀砍湖中的芦苇,通过这种无休止的运动防范被冻僵的危险。

  也许是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天地,阿尔谢尼耶夫和德尔苏·乌扎拉最终走出了湖泊,通过这一过程黑泽明导演诠释了生命的绝望与抗争,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兴凯湖——这个僻处亚洲东部,无边无际的冰雪大湖。《德尔苏·乌扎拉》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5年,电影剧本原著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译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同样的,尽管文字由俄文变成了中文,表达形式也由电影变成了书本,但兴凯湖一节仍最为精彩。每年,拿着书本“按图索骥”到兴凯湖边探奇的人不在少数,这里冰雪依旧,只是那位忠厚善良的赫哲猎人德尔苏·乌扎拉已不见了踪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微博调查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