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长沙市委称为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当地决定成立学雷锋活动指导处,学雷锋活动将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依据。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除进行表彰奖励外,还在评选评优、招考招聘、社会礼遇、子女升学、医疗救护、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照顾。
初看报道的所谓“核心提示”,我也与很多人一样认为长沙为学雷锋常态化,跳出“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怪圈,刻意在物质激励上做文章,有些片面和功利。但认真把报道通篇读完,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长沙学雷锋活动激励机制的一个部分,还有更多的动员号召、精神激励和实践参与措施。如在全市开展“雷锋精神”大讨论活动,举办“学雷锋讲坛”和“雷锋精神论坛”,编辑出版雷锋精神研究刊物,创办雷锋网,开办雷锋故事网上展览,创办“新时代雷锋微博”,继续开展雷锋公园、雷锋社区、雷锋广场、雷锋街道、雷锋市场等命名活动,等等。
任何事情看两面,才全面。学雷锋搞“精神万能”不行,避免不了“运动式”的浮躁,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英雄流血又流泪”、做好事遭误解的事情还少吗?我们不能一方面为道德行动被冷遇而痛心疾首,一方面又对物质激励上的尝试加以责备。当然,在引导道德实践上如果片面地强调物质驱动也不行,会给人带入另一个误区。我理解,长沙的学雷锋激励机制或者说激励政策是一个完整体系,总结实行典型引导、实践参与、氛围营造和方式创新的同时,再配套物质激励的措施。至于具体怎么操作才公平有效,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怎么样,长沙的做法是一种新的探索。在笔者看来,做比不做好。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本身就是对学雷锋活动的一种支持。效果怎么样,让实践来回答。况且,用物质激励来弘扬道德风尚的措施,国外早在义工当中“遍地开花”。
试想,如果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做法一棍子打死,谁还来敢探索和尝试呢?(星辰在线网友 楚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到:
2月13日15时许,怀化通道独坡乡新丰村、骆团村发生严重火灾,500余人受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