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我省湘南地区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我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未来示范区的发展将重点构建“三极四带”产业布局,即:打造衡阳、郴州和永州三极;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二广高速和洛湛铁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铁路,厦蓉高速和台南高铁四组交通干线为主轴的四条“井”字形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带。
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出席并发布新闻,副省长何报翔主持会议。本报记者戴丹 杨杰妮 长沙报道
范围区覆盖湘南34个县(市、区)
梅克保说,2009年以来,作为湖南南大门的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郴州、永州、衡阳先后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永州成为我省对接东盟的主要桥头堡。三市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462个,相应新增税收20多亿元、就业32.4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6%、31.1%、49.5%。
为充分发挥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湘南地区申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公里,覆盖34个县(市、区)。2010年,示范区年末总人口17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69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26%和21%。申报工作由省发改委牵头、省商务厅配合,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经过多方努力,国家发改委在专题调研和论证后正式批复同意。
四个战略定位
梅克保表示,对示范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有“四个战略定位”,即: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试验区。
初步提出远景目标为: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优化、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园区;与珠三角等区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健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部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支点,成为我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之后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将建立三市统筹协调机制
梅克保透露,11月份,将组织由省领导带队的考察组赴安徽、重庆等地考察调研。将在对国家、部分兄弟省份和我省现有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实际,尽快出台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同时,将加快建立示范区三市统筹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跨市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问题。探索跨区域合作新途径,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争取早日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效应。
[解读]
长株潭试验区和湘南示范区有何区别
长株潭试验区和湘南示范区,都是国家级的两块牌子。二者有何区别?
昨日,梅克保表示,至少有两方面:一是发展建设的主题各有侧重。长株潭的主题是两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湘南示范区的主题是承接产业转移。二是方式各不相同。长株潭试验区更多的是侧重于辖域内的改革,长株潭的建设有八大改革工程。产业转移示范区更多的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和推进,不光有承接的条件,还要走出去,要主动地去迎接产业,去引导推动产业转移,是区域之间的合作。
他表示,两者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搞长株潭试验区的建设当中,也要加大承接产业转移,要突出高位转移、高端发展,要突出两型产业;湘南示范区在引进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也要按照两型的要求引进产业,而不是把沿海地区的垃圾产业、污染企业引进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在工作方法上可以互通互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推进湖南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记者戴丹 杨杰妮
[专家观点]
湘南三市有四大比较优势
昨日,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易可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不仅是对中部、整个中西部地区有利,而且对东部地区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利的,这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双赢。通过建设示范区,带动产业的有效转移、有序转移,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能够为全国的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区域合作机制起到探索和探路作用。
为什么会选择在湘南三市来建示范区?易可君认为,这里有四大比较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湘南三市是过渡地带,近水楼台,靠近中国最大的经济体广东,是粤港澳的后花园;其次是资源优势,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大部分集聚在湘南这三个市;再次是产业优势,包括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有色、电子信息等等,产业优势比较明显;还有就是成本优势。记者戴丹
分享到:
是一种什么精神能让湖南人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让我们共同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