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十,按道理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然而在长沙有这么一位老人,他退休后离开繁华都市,独自前往偏远山村,12年来免费为当地村民看病,并掏出退休金支持当地建设,深受当地村民爱戴和尊敬。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就是长沙雨花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简称雨花军休所)的老干部曾昭斌。
稀奇
医学专家当上“赤脚医生”
曾老身体单瘦、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洗得褪色的衣服,看上去跟普通农民并无二致,然而那股精气神和军人气质却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我是农民子弟,从大山里走出来后当了兵,在部队学习和成长。”曾老告诉记者,在部队里,他首先是名卫生员,后又几次到军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擅长胸外科和腹外科手术的医学专家。1985年,他任兰州军区第二野战医院院长,在战场上抢救伤员无数,被兰州军区授予“战地模范军医”荣誉。后来,医术精湛的他当上了兰州军区33医院胸外科主任,成为一位正师级干部。
参军离开40多年,曾老未曾忘记家乡新化县龙寨村。1989年回乡探亲时,他被当地贫困乡亲缺医少药的现象所震惊,暗暗决定将来要为村民做些什么。1999年,年届六旬的他退休回到长沙,被安置在长沙市民政局的下属单位长沙雨花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金足够他和老伴安享晚年。
“我不想闲下来,想让自己的医术继续为社会服务。”曾老背着心爱的手术刀和几件简单的衣物,直奔离新化县城还有几十公里的龙寨村。从此,这位医学专家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村里免费的“赤脚医生”。
惊讶
曾医生医术好还不收费
曾老在龙寨村就住在侄子家里,简单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桌子外,没有别的家具。“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来小住的。他说来免费为村民看病,我们还觉得不可思议。”侄子说,“这里条件这么差,他在大城市里呆了那么多年。我们以为他会不习惯,没想到他一呆就是12年!”
一开始,村民对于曾老免费看病也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反正不要钱,来试下看。”第一位病人是一个两岁的孩子,母亲抱着孩子愁容满面地找到曾老,说孩子一直腹泻,到卫生院治疗后依然反复发作。曾老仔细检查后,为孩子开出了最便宜的药方。孩子母亲带着药方到药店里仅花一两元钱买回中药,治好了孩子的顽固性腹泻。孩子的母亲成了曾老的活广告,逢人就夸“曾医师开的药比卫生院的还灵!”
“我们村里来了个曾医生,不但技术好,还不收费!”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就连相隔二三十公里的附近村也有人慕名而来,曾老都同样对待,只收药费成本价,手术一概不收钱。10多年来,他义务为村民看病400多人次,做小手术80余次。
信赖
七旬高龄高票当选村支书
村民的生活疾苦曾老一样放在心里。村里孩子读书要建小学,曾老二话不说掏出3万余元;村里的泥泞小路要硬化,曾老捐款数千元……最令曾老自豪的是,在他的奔走呼吁下,村里的五保老人们有了安身之所——一座崭新的敬老院去年已经落成,10余名孤寡、残疾老人搬入了新家。村干部曾月安告诉记者,龙寨村建的这所敬老院,除了上级拨款外,村里还自筹了10万元资金,“曾老就带头捐了5万元”。
前前后后,曾老已经向村里捐了十余万元。他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如今这么好的待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我回馈一些给百姓也是应该的。”雨花军休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支持村里建设,曾老几年来曾多次预支工资。
2008年5月,年近七十的曾老被村民们推选为候选人,高票当选为村支书。3年来,在曾老的带领下,村里筹集1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一个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将山泉水引到家家户户,让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在曾老的奔走下,龙寨村从相关部门筹集资金40多万元,使曾经坑坑洼洼的道路得到了改善,3条宽敞的水泥路缩短了村民与外界的距离。
感动
“只要走得动就会干下去”
“我带着他们种了好多菜,有豆角、茄子、白菜……这段时间应该够他们吃的了。”9月底,曾老因身体不适回到长沙养病,临行前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敬老院的老人们。自从敬老院建好后,他就住了进去,带着老人们一起种菜。曾老说,把菜地搞好了,不但敬老院有菜吃,老人们也可以分得一些零花钱。如今,回了长沙曾老依然非常关心敬老院的情况。
“老伴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最大。”谈及老伴资治芳,曾老言语中颇为感激。正因为有了老伴的默默支持,曾老才能放心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如今,72岁高龄的曾老仍然在发挥余热,“只要走得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分享到:
是一种什么精神能让湖南人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让我们共同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