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过度的CT或核磁辅助检查,对病人没有什么益处。资料图。图片由星辰影像拍客板胡子摄)(盲目过度的CT或核磁辅助检查,对病人没有什么益处。资料图。图片由星辰影像拍客板胡子摄)

  星辰在线10月31日讯(通讯员 杨玲)52岁的张女士,因为近3年来工作压力过大,身体反复出现眩晕发作,站立不稳的情况。“转头、转颈或起床时,觉得天旋地转,好像掉进了剧烈旋转的滚筒里,不敢睁眼,频繁呕吐,还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张女士说,这样的情况持续数秒钟、数分钟不等,期间还伴有头痛、耳鸣、耳闷感,不是醉酒胜似醉酒。

  由于种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有时候就像“受刑”一样,张女士曾在多家医院就诊,通过行颈椎片、头部MRI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耳石症等”,进行手法复位、改善循环等治疗后效果不好。今日,张女士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行前庭功能等检查后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通过药物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后病症明显得到缓解,且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据了解,人的一生中大多有过眩晕、头晕的经历。有统计数字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眩晕、头晕发生可达20~30%,眩晕症发病率占5~6%,按目前中国人口14亿计算,我国年发病人数在1亿人左右。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幻觉,表现为环境或自身的旋转、滚翻、倾倒、摇摆、漂移、浮沉感。正如有‘醉酒’的感觉。” 长沙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余孝君介表示,引起眩晕症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神经科、骨科、耳科、心理科等范围。眩晕可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发生率更高,占60~70%左右。

  余孝君说,由于目前非专科医生临床缺乏全面的现代眩晕诊治知识,常常分科论治、对症治疗,“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结论甚至覆盖了80-90%的眩晕症诊断;而盲目过度的CT或核磁辅助检查、毫无针对性的用药,如扩血管、理疗等这些治疗对眩晕病人收效甚微,严重影响了眩晕的诊疗水平,增加病人医疗费用及痛苦。

  “明确眩晕病因治疗,往往会迅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余孝君介绍,如耳石症可进行手法复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缓解期避免特别食物,如红酒、奶酪、味精,避免压力过大,保持规律睡眠等;急性发作期给予敏使朗、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等;必要时给予眩晕停、苯海拉明(使用一般不超过72小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