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

  打击虚假大学监管部门不能缺位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被假冒的大学对于虚假大学“很无奈”,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保障学校和考生权益。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表示,虚假大学的本质属于电信诈骗,教育部门难以管理;公安部门则表示,如果没有报案,难以查处。

  上大学网负责人表示,几年来公布了这么多批次虚假大学,没有相关监管部门和他们联系过。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20日表示,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以“未经批准办学的民办高校虚假网站为载体形式进行招生诈骗”的行为,将配合公安机关进行清理和查处,维护和净化招生秩序,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专家指出,教育部门可以会同相关部门,将全国各地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名称、网址全部前置审批,统一改为edu.cn的域名,再向社会公布,会让不法分子可钻的空子更少。

  时事辣评

  铲除虚假大学滋生的土壤

  屈金轶

  此次被曝光的73所虚假大学中,有的冒用正规高校更名前或合并前的名称,有的是变换网址套用外地校名,有的甚至虚构校名或校址……虚假大学破坏教育公平,扰乱教育秩序,损害政府公信力与法律尊严,按理应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年年打年年有。

  虚假大学为何屡打不绝?其具体原因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虚假大学不仅校名具有“高仿性”,专业也“高大上”,并克隆名 校网站进行虚假宣传,有的还提供虚假的在线学历查询等入口,形成了“假大学、假文凭、假认证”一条龙生态链,让人一不小心就掉进虚假大学的陷阱。二是学生 及家长的学历情结助推了虚假大学的泛滥。虚假大学“花钱就能包拿文凭”的承诺,更让那些在高考中名落孙山的学生及其家长难以抗拒。有的人尽管明知其是虚假 大学,但因为面子、就业、升职等需求,也甘愿将错就错,花钱买假。三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对一些虚假大学的监管仅仅停留在“曝光了之”的层面。

  要彻底铲除虚假大学滋生的土壤,就必须把脉诊查,对症施治。这就需要各地教育、公安、工商、工信等有关部门携手加大对虚假大学的围剿力度,提高 虚假大学的违法成本,压缩其生存空间。同时,利用好“互联网+监管”,及时公布虚假大学黑名单,消除其傍名校、仿名校的幻想。当然,学生及其家长也要摆脱 “学历崇拜”情结。如此,方能营造“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让虚假大学无处藏身。

  新闻链接

  辨“假”方法:看域名查目录

  长沙晚报讯(记者 徐媛)高考临近,虚假大学又开始活跃起来。2016年高考考生注意了,避免落入虚假大学圈套有方法。

  虚假大学一般建有自己的“官网”,但地址虚构、学校介绍复制名校内容,内容更新缓慢。从域名来看,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都为“。edu.cn”,但是虚假大学这种网站都是用工商、金融企业的“。com”或者“oip”或者“。cn”。

  省教育厅近期发布了《湖南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招生专业目录》,考生可登录省教育厅官网查询。各高校在印发招生简章、编制招生计划、制 订教学计划、进行学籍管理、核发毕业证书等各项工作中,都必须以《目录》公布的专业名称、学制年限为准。《目录》未公布的专业,不能安排招生。凡违规安排 招生的,不能进行学生的学籍电子注册。

  专家建议,在高考选择学校时,考生家长需要谨慎理智,不要被虚假大学网站上的信息所迷惑,应该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正规大学招生部门了解情 况。考生还可以通过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港(www.hneeb.cn)与省教育考试院发放给学生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生源计划专辑》、《教育测量与评价· 志愿指导专辑》查询高考信息。

  声音

  各地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门应当联合执法,加大对虚假大学以及制售虚假学历文凭的打击力度,提高制假售假者的犯罪成本。同时,加强国内外相关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互联网域名、虚拟主机、IP地址等方面监管合作,严厉打击各类虚假教育类网站等。

  ——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王金海

  建一个虚假大学,现在半天时间就可以了,诈骗者请一个人建个网站,发布到网上,接上国外的服务器,它就完成了一个虚假大学的建设,它不需要注册、师资、校舍等,它就是一个虚拟的,跟电信电话诈骗是一回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