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聂映荣 图/李锋
一江两岸的星城,自古不乏渡口。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摆渡,这一古老的出行方式渐渐地从长沙人眼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宽阔平坦的大桥飞架东西,让天堑变通途。今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大桥即将通车,位于望城区的丁白汽渡也会随之停航。作为长沙城区最后一个汽车渡口,它承载着许多历史的记忆,也承载着许许多多悲欢离合的往事……
连日来,记者来到这个渡口,以期用我们的笔触、镜头记录下渡口、渡船这一因历史因素形成的特有交通设施、交通工具,让其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小小渡口让人少走30公里路
丁白汽渡位于望城区,湘江穿流而过,渡船连接了河东的丁字湾社区和河西的白沙洲街道。渡口建成27年,渡船没有停歇过一天。寒冬酷暑,风雨无阻,这27年的岁月里,丁白汽渡为两岸居民提供了无数便利,也给船员们留下了抹不去的回忆。
江水涤荡岁月,渡口情怀犹存。上午7时,第一班船已在丁字湾做好准备,三四十辆电动车、轿车在岸边等候。赶早过江的人大多是为了到对岸上班,如果没有渡口,他们将要绕至三汊矶大桥过江,这也意味着,得多走30公里左右的路程。
轮机员肖万先提前上了船,在渡船开出之前,他仔细检查了动力机械,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水手高怀德双手持旗,指挥汽车、电动车有序上船。船长丁建国在广播里提醒:“慢点开,注意别碰着,停好之后,拉好手刹,把车窗打开。”丁建国说,之所以要汽车驾驶员打开车窗,是因为一旦汽车掉入水中,车内的人员可以尽快逃脱。
这是丁白汽渡平常一天的开始,从河东到河西,再从河西到河东,平均半小时往返一次,直至下午5时30分停渡。对于两岸居民来说,渡口已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