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长沙市新河三角洲两馆一厅工地,长沙市图书馆新馆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该馆今年年底可投入试运行。 记者 田超 实习生 李梦 摄
阅读不再局限于狭小的书桌上,爱读书的市民可拿一本喜爱的书流连在图书馆的任何角落;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文献中心,而是集学习、交流、创意、展示、娱乐于一体的“第三文化空间”:长沙图书馆新馆预计今年年底试营。3月11日,本报记者跟随长沙市图书馆副馆长龙耀华,来到新图书馆工程施工现场,揭开了紧张建设中的长沙图书馆的神秘面纱。
九成空间为读者开放
在现场看到,面朝湘江的图书馆造型独特,其形态犹如正在慢慢打开的一本巨大的文化大辞典。
龙耀华介绍:“新馆建筑面积达31320平方米,向读者开放空间达到90%。”新图书馆规划藏书量达200多万册,读者从负一层主入口进入大厅,大厅设有中央服务台、自助借还书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店、咖啡书吧、视障文献室、采编中心等;一层设置有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专题文献阅览室、展厅、报告厅、活动教室等;二层设置有动漫馆、电子阅览区、高清影视室、电子文献借阅区、少儿视听室、儿童游戏区;三层设置有中文图书阅览区、地方文献阅览区和研究室;四层是外文阅览区和行政办公区。
打造“第三文化空间”
图书馆采用了人车分流的设计,分别设有读者主入口、次入口、行政入口、图书物流入口和儿童入口等,规范地管理了读者、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出入。
龙耀华说:“如今的图书馆早已从传统的文献中心向文化综合体转型,服务功能从单一的借书还书发展到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研究创作、举办展览、参加沙龙……人们为什么要穿过拥堵的城市来到图书馆?正是因为这里有家里无法营造的独特氛围。”他说:“市图书馆正力图打造‘第三文化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平等、零距离、无界限的免费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交流。集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创意空间、展示空间、娱乐空间于一体的“第三文化空间”更把图书馆的重心从过去的重视图书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
■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吴岱霞 实习生 邵琦
新馆特色
特设好玩的玩具图书馆
实现了网络节点全覆盖的新馆拥有3000余个阅览座位,阅读不再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书桌上面,读者可从任何一个书架上拿书在馆内任何地方读书,还有咖啡馆和书店等配套设施。
新馆内的所有藏书均有智能化的管理,许多服务项目提供自助功能。引进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大大提高图书分拣、排架、检索的自动化水平,可通过系统快捷地了解每一本书的详细定位,并精准到每一格书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根据身份证、读者证识别,保证24小时无间断开放,享受图书馆服务不再受到时间限制。
另外,高清影视室、动画制作室、虚拟体验馆等也在筹划当中,其中还特设玩具图书馆,让玩具和书一样可以借出去,与书一起流动,这些玩具不仅仅是一代人的纪念,更能为下一代做出引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