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曙光供述,他在2007年参评因少了7票落选,2009年,只以1票之差落选。由此来看,他是“倒”在了第三轮。即,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126名院士,共同决定张曙光的“院士梦”是否实现。
全体院士“票决”这一环节最难通过,首先,因为人多;其次,还有许多院士能坚守学术正义,坚持自己的学术判断,排斥不正之风。所以,张曙光这么多钱花出去了,还是没评上院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院士遴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曾因中科院院士评选失利而引发舆论轰动的饶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认为,“我觉得科学院院士的选举,大体范围内还是比较公正的,我同意程序没有问题”,科学院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并非问题所在,问题出在了一些院士自身,他们的权力格局及道德水准使评选变味。
多位接受过笔者采访的院士坦承,院士的公开评选虽显得透明,但也为候选人活动造势甚至送礼拉票留下了空间,变相送礼、行贿的情况很普遍。
比如,2012年落马的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明宪,为了能评上院士,展开了大量公关,据接近专案组的知情人士介绍:“陈明宪有一次邀请30名院士到湖南游玩,吃住都在华雅国际大酒店,耗资以百万元计。”
近些年来,院士制度一直遭到诟病,其最大原因就在于没能抵挡权力和金钱的侵袭,导致“高官院士”、“关系院士”等传闻层出不穷。
(原标题:张曙光参评院士可能会打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