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江口,是湖南省衡南县一个非常安静的偏僻乡镇。今年8月31日,一篇发表在某国际环保组织网站上的文章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这篇文章中称美国某研究机构在湖南某小学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让其中的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进食60克用转基因技术制作的黄金大米,最终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8月1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转基因、儿童、人体实验,这些字眼立即触发了媒体和舆论的神经。
9月1号,衡阳市政府新闻办通过微博发出声明称2008年5月到6月间,其辖区下的衡南县江口镇小学的确做过一个儿童维生素A转化实验,但该实验的合作方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参加实验的学生所食用的全部食品均在本地采购,全部实验过程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监控,实验中未涉及转基因大米及其它转基因食品,此项实验未与美国及境外的任何机构发生直接关系。
紧接着,该篇论文的三位中国作者也纷纷发表声明,称自己未曾参与过黄金大米实验,甚至连论文发表自己成为署名作者的事情都不知道。
胡余明(湖南省疾控中心毒理科 科长):现在我的压力非常大,媒体把焦点全部对准我,事情也难怪嘛,因为那个论文上边作者我是第二个,对不对?但是我确确实实是不知情的。
记者:当时有印象,他们给你们提供其它的米什么之类的?
胡余明:没有,就是在我在的时候,我是没有见过,我也没有接触过,我也没有那个,怎么说呢,没见过,没接手过,没有看见过。
记者:您是项目负责人,您知道吗?
荫士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这个项目我不清楚,那有没有转基因大米,没有。
解说:9月2号,论文第一作者汤光文通过其所在的美国塔夫茨大学校方发言人对此事给予了书面回应称这项实验得到,两国相关伦理评估委员会和监管部门的批准所有儿童均经父母同意。
李俊华(湖南省疾控中心 主任):这个事情影响太坏了,总有人在其中说了谎,至少从目前判断,总有人说了谎现在把这个说谎……
记者:这几个人中间你判断谁说了谎?
李俊华:我判断这个和这个可能性最大,一篇发表在美国顶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论文的作者称不知情,实验内容不知道,而第一作者又称实验完全没有问题。到底谁在说谎?黄金大米实验又到底做了没有?一时间疑云纷呈。
江口镇中心小学有几百名学生,学校的后面有一个礼堂,2008年5月到6月那场迷雾重重的实验,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记者:你们当时分饭是怎么分的?
伍剑桥(湖南省衡南县疾控中心 副主任):分饭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推车,那个推车就把饭放在上面,先把盘子放好,然后推车推到这里,一个盘子里面按照量加,需要称量的东西是用另外一个小碗,那个小碗称一下,后面有个人记。
解说:据伍剑桥回忆,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每日三餐全部都在这个礼堂里吃,学生的菜谱是由课题组制定的,早餐是米粉,中餐和晚餐则是一荤一素一汤。每个孩子的餐食都有工作人员来称重、分配,根据汤光文论文上的记载,她的实验用的黄金大米是一种用23%的重水种植的特殊黄金大米,黄金大米收割之后,她在美国粉碎、搅拌、烹饪煮熟,分装冷藏在零下70度的环境,于2008年5月带到衡阳现场。如果实验中的孩子的确吃了黄金大米,黄金大米必须在现场加热,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
记者:印象中有人拿熟米让你加工吗?
贺丰林(学校厨师):没有,没有,这个我可以肯定没有,我没看见这个东西。
记者:就是真空袋包装的。
贺丰林:没看见,因为我小孩子吃饭的,我在这里炒菜,没事就帮助他们一起,在外面桌子边看着,没看见黄色大米这个东西。
记者:从来没有见过?
贺丰林:从来没有见过,要见过,肯定对这个米感到很奇怪,怎么是黄色的?因为没看见过,肯定实话实说了。
解说:按照汤光文实验的说明,实验中不但用过黄金大米,还用了重水培养的标记菠菜,这些菠菜也是在美国种植,然后汤光文烹饪、煮熟,经过搅匀、混合、分装、冷藏后和黄金大米一起带到实验现场。但是,整个实验中惟一的一个厨师贺丰林对菠菜也毫无记忆。
记者:在你整个做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给没给过你已经熟的菜,让你热一下交给学生吃?
贺丰林:没有。
记者:从来没有?
贺丰林:从来没有,我没加热过,没加热过东西。
记者:当时在厨房里面除了你以外?还包括刚才的阿姨,做米饭的还有其他人吗?
贺丰林:还有一些帮忙切菜的,做事的。
记者:动火的人呢?
贺丰林:动火的没有了,就是我一个,那也就是在食堂里。
记者:只要加热你就应该知道?
贺丰林:我就知道。
记者:你就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加热过其它的菜?熟的?
贺丰林:熟的没有。
解说:论文上明明写着实验用了黄金大米,但现场的工作人员却对煮熟的黄金大米毫不知情,这不仅让人疑窦丛生,尽管如此。江口镇小学那些孩子们的家长却坐不住了。
学生家长:我小孩听到这回事情,我小孩就懵懵地在那里,在那里懵懵地,学校才刚刚开学那几天。
记者:那怕什么呢?不就是吃过一次营养餐吗?
学生家长:他有看到里面的情节,有些网上上面说的。
记者:有些什么样的情节让你们害怕?
学生家长:以后有慢性病什么什么的,这是谁说的,如果有三长两短,我们找谁?我们老百姓、农民找谁负责这个事情?谁能担当起?如果他没事我们最好,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80多个家长,如果有什么毛病,我们能找谁?能帮我们讨个说法?
记者:也就是说,看了汤光文的论文以后你们村子里面这些家长,都认为孩子一定是吃了这个黄金米?
学生家长:对,对,对,可能外国人把人当动物实验过人,想起来原来战争年代的“731”,把中国人搞成这样,拿6到8岁的小孩。
记者:现在有人找你吗?
贺仲秋(时任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校长):怎么没有人,好多人找我,有几天我的电话爆了,甚至还有些家长威胁我。
记者:家长怎么跟你讲的?
贺仲秋:他们讲,你怎么让学生吃黄金大米,我说没有这么回事。
解说:其实,黄金大米安全性实验已经结束,汤光文论文所涉及的实验仅仅是评估黄金大米的营养转化效果,并不涉及安全性问题。
记者:就这个事情来讲,汤光文小组在中国做这个实验,那么如果最终证明他们没有给孩子最终知情,能不能证明这个实验本身就有害呢?
朱桢(中科院遗传与生育研究所 研究员):那不能证明,那只能证明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学问题,这是实际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是通过科学的判断和评估,一个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确定是否有害,这是两个问题。我们认为食用了这个黄金大米,它是否有益或有害的问题与知情权的问题是两个概念。
解说:朱桢是中科院遗传与生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研究转基因水稻。
记者:那反过来呢?比如说如果它是黄金大米,实验本身有充分的合理性,可不可以为它这种假如说存在的程序问题辩护呢?
朱桢:我觉得也不行,因为国家有相应的规定,有了规定我们有按规定做,这个两方面讲,不能因为技术上的问题或者科学层面的问题它有利,我们就可以不按规则做,我们也不能说我们采取了正常的规则,我们的科学目标就是正确的,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记者:我想问一个假设性的东西,假如说真的这个项目是有转基因大米,让你们这个实验基地做的话,你们会做吗?
李俊华(湖南省疾控中心 主任):如果当时写清楚了,也经过各个主管部门的审查,也包括一些我们说的道德伦理委员会的这些审查,大家都认为能行,我想这不存在不能做的问题。
解说:汤光文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论文的第四作者就是荫士安。
记者:你就是在汤光文教授发表完论文之后,知道这个事情被媒体报道之后,你有没有跟汤光文教授做过交流?
荫士安:她也给我返回了意见,她说你看你们怎么说吧。
记者:什么意思呢?
荫士安:就是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你们当时的一些数据。
解说:根据荫士安的解释,2008年湖南江口镇的实验,实际上是两个实验。一个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是汤光文,荫士安是参与者;另一个是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这个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是荫士安。荫士安说考虑到两个项目的相近性现场部分合并进行了。我们辗转找到荫士安和汤光文两个项目组的现场知情同意书。这两份知情同意书上,仅有对各自实验的一般描述,没有涉及黄金大米的内容。按照规定,知情同意书必须让实验儿童的家长仔细阅读并签字同意,实验才可进行,但这两份知情同意书上都没有签字,真正让家长签字的是另一份现场声明,这份只有半页纸的现场声明,并无对实验内容的半点介绍。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文件里面是有两份知情同意书,一份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的,也就是汤光文这个项目的,一份是荫士安这个项目的,这两份知情同意书上面都没有签字,然后还有一个第三份的现场声明,这个是让家长签字的,这个第三份的现场声明,本身没有明确地说是哪个实验,仅仅描述了一下实验的,这样的一个内容,这个细节你当时有没有印象?
伍剑桥:当时我们给家长看了,给家长说了,给家长解释了这个第三份的现场说明。
记者:那知情同意书有给他们看了吗?
伍剑桥:知情同意书没有给家长看。
记者:就是两份知情同意书都没有给家长看?
伍剑桥:对,我印象当中没有。
记者:就是当时给他们看的只有现场声明,是吗?
伍剑桥:对,我们给他们看的是现场声明。
解说:知情同意书分成两份,但现场都没有给家长看,仅仅让家长签署了另一份现场声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我们再次想采访荫士安时,没有得到回应。按照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发布的声明:汤光文进行的黄金大米实验是和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个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一位是荫士安;另一位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科技处处长王茵,王茵也是争议论文的第四作者。
记者:这篇论文发表之前你知道吗?
王茵:我不知道。
记者:一点儿都不知道?
王茵:一点都不知道。
记者:签过字吗?
王茵:没有。
记者:那这篇论文在发表的时候,底下写了一行字,说论文都经过以上作者审核并签字确认。
王茵:我没有,确实没有。
记者:在8月31日出了这个事情以后,汤光文有没有主动跟你联系过?电子邮件?电话?
王茵:没有。
记者:都没有跟你联系过?你给荫士安打过吗?
王茵:我就是,那么他说,他说他是好像有,就是说她给他发过的,那他自己是签过字的,他说他签自己的内容。
记者:对,那你没问他,我怎么就上了这篇论文上去了?
王茵:因为他没有对我的事情进行回答。
记者:那你没追问吗?
王茵:我没有追问。
记者:对你这么重要的事情,因为假如说你不是这篇论文的作者,这件事情跟你没有关系。正是因为你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人们才会质疑你在这里头知道的。
王茵:但关键是这样的,我就是说我觉得要问的是汤光文,而不是他,而不是荫教授,至于论文的话我要责问的话,肯定是汤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