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攸县就提出过“县改市”的设想,但一直没能实现。近日,攸县“县改市”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1月28日,攸县改县设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攸县公众信息网(http://tp.hnyx.gov.cn/)发布了《关于攸县改县设市征集名称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请网友和市民在“攸州、攸县、攸水、梅城”4个名称中,选择最满意的一个名称并投票。截止到昨日,已经有3000多名网友投票。
投票
超过七成网友选择“攸州”
《公告》称,新名既要突出攸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时代特征,朗朗上口,并避免与国内其他县市区名重复。广大市民可于2月10日前,登录攸县公众信息网投票。
记者昨日在投票结果页面看到,截至下午5点,已经有3223名网友参与了改县设市名称征集的在线投票活动。在攸州、攸县、攸水、梅城4个名称中,2474名网友选择了“攸州”,占总投票人数的76.76%;141名网友选择了当前使用的“攸县”一名,占比4.37%;332名网友选择了“攸水”,占比10.3%;276名网友选择了“梅城”,占比8.56%。
声音
“攸县”已颇有名气,不必改名
改县设市,一直是很多攸县人的梦想。改市之后叫什么名字,也引来很多市民的热议。很多人表示,无论改成什么名字,现有的攸县特色不能丢。即应该让人一听到名字,就知道是现在的“攸县”。
户籍攸县的赵东说,攸县改县设市的话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一直是市民关注讨论的热点。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名字是“攸州市”,在攸县几乎家家都知道,攸县现在就有攸州农贸大市场,攸州工业园等等。“保留‘攸’字,是要保留攸县现有的特色,而‘州’比‘县’大气上档次。”赵东说。
也有网友认为,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攸县人,早就熟悉“攸县”这一名称,突然要改难免不习惯。此外,攸县香干、攸县菜、攸县的哥等在外都颇有名气,可以说“攸县”二字本身就是一种名牌。因此攸县没必要把自己的品牌换掉,直接叫攸县市就可以了。“如果改称攸州,那攸县香干怎么办?考虑过攸县香干的感受吗?”
除了四个备选名字,还有部分网友认为,攸县也可以考虑改名为湘东市。
探史
攸县与“攸州”“梅城”等名字有何渊源?
攸县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县境有攸水得名为攸县。
南北朝期间曾改名为攸水,唐复置为攸县,元元贞元年(1295),攸县人口逾万户,按当时制度规定升格为州,称为攸州。
明洪武二年(1369),又改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管辖。攸县县城古称为“梅城”,据史料记载,元明时期县城就遍植梅花树,清乾隆二年(1773年),县城又称为“梅城镇”。
相关链接
1、攸县为什么能够县改市?
攸县地处江西萍乡和湖南株洲、衡阳、郴州四市交汇之地,有绝佳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发展优势。目前,在攸县县城内建有湘东南地区最大的集市贸易市场和汽车、纺织品等工业产品物流中心,已经成为事实上湘东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此外,攸县目前是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年财政收入实现了22亿元,未来两三年内预计可突破30亿元。现在,攸县县城的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完备,各种市政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实现了全员覆盖,教育、文化、通讯、商贸等领域都排在地区前列。
2、改县设市,将给攸县带来哪些影响?
攸县改县设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昨日介绍,符合改县改市条件的县必须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改市既是对攸县的认可,也有利于攸县以后扩大对外宣传,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同时,市比县有更优惠的待遇,如改市后市财政比县财政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并有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同时,县改市后,容易争取到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更好地促进攸县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
(记者 周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