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陈生真
2月1日上午,武陵山上的阳光格外明媚。记者与几位朋友相邀,去吉首市寨阳乡摘草莓。
沿着209国道进入寨阳乡地界,见路边立着一片片白色薄膜大棚——草莓园到了。每个草莓园,在路边都设了一个用塑料薄膜搭建的销售处,里面都有采摘好草莓的红男绿女们在过秤。刚来的帅哥靓妹们取了塑料篮子,向大棚走去。私家小车沿着公路,井然有序摆放在路边。
朋友们选的是第15号草莓园,这里是寨阳乡坪朗村地界,村民们正在村部前的坪场上打苗鼓、唱苗歌,好不热闹。有两男两女与我们一同到达第15号草莓园,其中一个妇女手上还抱着小孩子。
等草莓园两位年轻的主人忙过一阵后,记者与他们扯起谈来。一位是慈利县人,姓郝;一位姓高,吉首市河溪镇人;两人是亲戚,在这里租地种草莓。
“你们有几个大棚?多少亩?”记者问。
“有23个,共25亩,是这条线上面积最大的。”小高说。
“一亩地一年租金多少?”
“1400块。”
“这么宽的面积,你们都是从本地请工吗?”
“主要是请本地工,几年前一个工只要40块钱,现在要80块了。一亩草莓,一年要用去工钱1万多块钱。”小郝笑呵呵地说。
又有两拨客人从草莓园里拎着红艳艳的草莓出来,小高又忙开了。
小郝与记者走进草莓大棚,采摘草莓的客人慢腾腾走在垅间,见到一个大而红的草莓,高声喊叫着去摘,摘下来又向同伴炫耀,说笑声不断从大棚里传出。每个大棚里都摆放着一个蜂桶,蜜蜂们飞舞着,在白色的草莓上采蜜。
“草莓价格怎么样?”记者问。
“春节期间,一律35块钱一斤。昨天卖得最好,卖了300多斤。”小郝说。
“一亩大棚草莓,一年可产多少斤?”
“最低可产1500多斤。”
记者对小郝从慈利来吉首种草莓感到疑惑。他告诉记者,他大学毕业后打过一段工,但感到打工没出路,于是在家人支持下,与表哥合伙创业,搞了这个草莓园。记者注意到,小伙子说这话时,甜蜜的笑意从他脸颊上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