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2012全球白酒发展论坛上,贵州茅台(210.00,4.65,2.26%)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对业界畅谈了自己眼中的白酒国际化道路。他说:“我们走向全球化的步伐比较慢,但我相信中国的白酒一定能够走出去。”
谈国际化:
茅台去年出口额1亿美元
“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0年之后中国白酒一定可以有比较好的发展。”季克良认为,中国白酒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与我们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能够传承下来也说明它有自己的优势。
说起茅台的国际化道路,季克良透露:“这几年茅台在走向世界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去年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但他同时也表示,“我们在饮酒习惯、香型问题、‘走出去’的时间上,以及如何对外宣传、如何找经销商,怎样将国外与我国的文化有机结合等,都要考虑。该做的工作还有许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做,要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
对于茅台未来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季克良的答案显得非常保守:“我认为以现在的发展趋势,10年后出口额翻一番是没有问题的。”
谈白酒:茅台同样能喝出健康
“啤酒说自己是液体面包、红酒说自己是液体蛋糕、威士忌说自己是生命之水,能够喝出健康。我们的茅台同样能喝出健康,它是有机食品,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谈到业界对酒类的认识,季克良坦言,“这并不是我信口之言,而是经过科学验证和实践证明的。我们的历史、品质、品牌绝不比洋酒逊色,甚至还要胜过它们,比如茅台酒蕴含的微量元素达1000多种,这是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外国名牌蒸馏白酒都无法相比的。”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向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介绍自己的好酒,把中国千年的白酒文化传承下去。” 季克良说,“如何让年轻一代继续喜欢中国的白酒,这个担心是存在的。”
谈自己:工作48年喝掉两吨茅台
论坛上,季克良透露,他从工作到现在累计喝了两吨茅台。他说:“从1964年大学毕业,分到茅台一直工作到现在,已经有48年时间,喝下去的酒估计两吨吧!”对于坊间传闻,他喝下的茅台酒市值300多万元,季克良笑言:“这个账不好算,我进厂时茅台才三元六一斤,而且当年还亏损了84万。”季克良介绍,茅台酒厂历史上曾经亏损过十余年,一直到1977年以后才开始好转。
“我工作前是不喝酒的,我父亲的工作是煮酒但他不喝酒,我的子女也不喝。” 季克良表示,“请大家不要笑话我喝了多少酒,我喝酒是工作需要。做酒的不懂酒怎么行?我们品酒是为了工作。”
●人物档案
季克良与茅台酒
1939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季克良,1960年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专业。
1964年,季克良大学毕业后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茅台酒厂工作。那年酒厂正值低谷时期,当时只有300多名员工,产量仅220吨,亏损额高达84万元。1981年,季克良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副厂长,1983年升任厂长。1985年,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行政工作的季克良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
1998年,金融危机及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使得整个中国酒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年5月,季克良被委以重任,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
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205.20 0.05% 股吧 研报](600519.SH)挂牌上交所,并在之后成为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之一。这一年,茅台酒厂实现了产量6000吨。
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0吨,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去年退休的季克良“退而不休”,现任贵州茅台酒厂名誉董事长。
分享到:
315消费者权益日就要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曝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