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慧泉认为,湘江沿岸老工业的转型升级是湘江治污的关键所在。)
红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冯钧 廖洁)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水质由于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而一度恶化。自2011年国务院和湖南省政府先后出台《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来,湘江水质恶化趋势得较好控制。不过,要再现东晋罗含笔下“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然”的湘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湘江流域的治理这些年持续受到代表的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慧泉日前向大会提交建议,湘江治污要从根子上治,还可引入第三方治理的治污商业模式,提高湘江治污效率。
湘江全流域覆盖湖南省40%行政区域和60%人口,湘江沿岸重金属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自2011年3月起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出台《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并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入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历经近3年的集中整治,湘江污染治理取得较明显成效,水质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不过,湘江沿岸涉污企业停产搬迁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工作仍推进缓慢,地方政府和企业沉重的负担让湘江治污的步伐迈得很艰难。
“湘江污染,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本质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方式,从长远来看,湘江水质复原的关键在于提升治污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曹慧泉说,“目前虽然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深层次的综合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排污重地”个别企业偷排、突击排放仍然存在,少数列入搬迁、停产目录的企业未按计划实施搬迁或继续生产,列入政府规划“退城入园”的新兴产业园区部分仍然还只是图纸。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治理资金配套困难、“涉重”企业关闭停产、搬迁改造负担较重、涉污企业治污效率偏低造成的。
曹慧泉建议,中央财政应加大对湘江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支持力度,推进株洲、湘潭等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这些老工业区既肩负工业老区转型升级的重任,也是推动湘江治污的关键,恢复这些地区产业经济和生态的活力事关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应尽快将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地涉污工业老区列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计划,并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管理、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突破和支持。
同时,他还建议湘江治污应该创新机制,实施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治理。第三方治理就是为实现社会化大分工提高治污效率,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把排污者的直接责任转化为间接的经济责任,由中介机构集中资金投入,建立治理经营实体,实行集约化、社会化有偿服务、管理和运行。
曹慧泉说,第三方治理的成效已被诸多国内外成功案所证实,如英国成立泰晤士水务公司负责泰晤士河的综合治理工作;南京成立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对于提高治理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排污企业集中区采取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行专业化运营,同时研究制定鼓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的税收、收费、服务价格和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