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薪酬制度如何改革,工资的结构构成,能否根据个人的贡献度、工作强度、地区生活水平甚至职业态度进行改革,让收入和付出成正比?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新浪湖南在微博上发起调查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截至发稿时,投票结果显示,近半网友同意给公务员加工资,认为基层公务员工资很低。不过,也有40%的网友不同意给公务员加工资,认为公务员福利好。
赞成派:基层公务员工作辛苦待遇低
@忄若止氵:我觉得给环卫工人和底层的工作者加点工资好,公务员福利很好,工作环境也好。但做多少事就不知道了。
@小球臀痣:我同意公务员涨工资,但不做事的公务员都裁减掉好么?现在是公务员太多了,分工又不均,忙的会忙死,闲的会闲死 !
@夜读星河3:基层公务员工作繁琐辛苦待遇低,相比之下,很多机关单位工作清闲待遇好,希望决策者多考虑一下基层公务员的待遇问题。
反对派:要涨工资 先缩编
@向上游的鱼V:先解决公务员养老金并轨以及缩编公务员,再来谈薪酬改革,不能一边公务员不用缴养老保险和扩招,一边还要涨薪,好处都给占了。
@一泓清泉e:中午聚餐,谈到有人呼吁给公务员涨工资,大家不是不同意涨,但首先要从减员开始,说某局50人每天在位上班的数一数不到10人,即使全员上班又如何,也是在那没活干,除了喝茶、侃大山看报以外没什么可干,说明人浮于事、体制臃肿这不是个别现象。
@滴水穿石7612:光提涨公务员工资没有任何意义,应该把公务员涨工资与公务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在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下的的涨工资,社会也是欢迎的。现在的问题是,公务人员大量超编;千军万马报考公务员;行政效率低下问题严重。再在此情况下单提涨公务员工资社会反响恐怕不会太好?
全国人大代表:公务员薪酬应与劳动付出成正比
全国人大代表向平华表示,公务员的薪酬应该与劳动付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成正比。我是大湘西边远山区一个乡镇的副镇长,这次来开全国两会,很多基层干部跟我反映,当前,乡镇基层公务员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薪酬不太匹配,希望国家进一步改革公务员薪资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让他们真正安心基层、奉献基层。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没有道理的。”他称,像我们基层公务员基本上“白加黑、五加二”,遇到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情况,公务员都是冲锋在最前线,同时肩上又始终扛着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压力。基层公务员责任很大,很辛苦,这一点我衷心希望社会公众能够充分理解。
此外,人大代报傅莉娟透露,她作为副厅级干部,在省里公务员队伍中应该算是比较高了。目前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上津补贴)是5200元。和省会城市其他职业相比,这个工资水平可以说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司法监狱系统,全省有一万多警察,许多单位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虽然他们属于省直系统公务员,但执行的津补贴政策却是参照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条件艰苦不说,工资待遇更是“难以启齿”,这势必会挫伤他们工作积极性。
政协委员冯丹藜则称,我们现在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任务非常艰巨。不是说政府出台几个文件直接面对老百姓就可以深化改革了,而是要通过整个公务员队伍具体实施。改革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公务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改革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公务员也不例外。只要你尽到了作为一名公务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资待遇这个问题上,就应该踏踏实实、理直气壮地提出来。
加快建立权责对等、阳光透明的薪酬体制机制
“加大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公务员对薪资增长可预期,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傅莉娟称,规范和公开公务员的所有收入,接受社会监督,打消公众质疑。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堵住公务员“灰色收入”、“隐性福利”漏洞的同时,打开科学合理的薪酬增长“通道”。
向平华表示,要加快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明确公务员的权责利,实现权责对等。我认为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素质,就是公务员薪酬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把老百姓服务好了,老百姓才会理解并支持公务员薪酬改革。对“占着茅坑不拉屎”、坐在公务员位置上不做事的人,要坚决清除出公务员队伍,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败坏整个公务员的形象。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真正让公务员在工作中敢字当头,敢想、敢闯、敢干,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在生活上怕字当头,怕坐牢、怕危机、怕开除工作;在思想上忠字当头,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冯丹藜称,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已经30多年了,现在已经淌到“深水区”了。这个时候,公务员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我觉得,改革的“红利”也应该释放到公务员队伍中来。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力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薪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人数少了,人均自然就高了。同时我还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了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了26%。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完全可以从这些节约的公务开支中拿出一部分,阳光地分配给公务员,再让他们很阳光地进行消费,从而更好地保障公务员特别是贫困地区公务员的生活。(文: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