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胜集团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生产成本下降,整体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威胜集团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生产成本下降,整体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麓谷企业红太阳光电的PERC高效电池智能制造示范线上,员工正在操作。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攀 摄
麓谷企业红太阳光电的PERC高效电池智能制造示范线上,员工正在操作。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攀 摄

	←市民正在体验麓谷企业研发的VR技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段欣妤 摄
←市民正在体验麓谷企业研发的VR技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段欣妤 摄

  长沙晚报通讯员 段欣妤

  早春二月,万象更新。企业生产热火朝天、项目建设马力十足、园区发展欣欣向荣……走进生机勃勃的麓谷,到处一片创新创业的繁荣景象。

  厚积才能薄发!回眸2016,长沙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与项目带动,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16年,麓谷园区实现企业总收入280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超90亿元,增长10.8%;新增注册企业4102家,企业总数突破1.6万家。目前,长沙高新区在全国146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评价排名第16位,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十。

  规划助力 即将出台3亿元示范区建设新政策

  长沙高新区助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又有“大手笔”!记者从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获悉,由高新区起草的《中共长沙市委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长沙市与高新区将共同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支持示范区企业发展。

  2014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高新区调研时寄语: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产业升级,勇当转型创新发展标杆园区。这一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长沙高新区迈入国家级高新区的一流方阵。

  “自获批以来,长沙高新区就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主要是规划先行,成立了创新办、开展专项调研等,制定出《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等规划。”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0年内长沙高新区如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已经基本尘埃落定。

  2015年规划先行,2016年加速推进。高新区去年制定了《2016年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件大事”》及考核办法,涵盖了顶层规划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搭建、高端人才聚集、科技金融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政策完善等10类53项工作,高新区定期调度,并纳入全区绩效考核和督查督办专项工作考核。此外,高新区还组织实施了湖南省国际低碳技术交易中心、湖南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60余个自主创新示范项目。

  创新是麓谷之魂,要奋力争先晋位、挺进全国十强,必须有科学的指导。高新区政策法规局牵头组织开展了“麓谷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研究和编制工作,为高新区建设示范区构建形成可测量可跟踪动态指标,为高新区乃至长沙市创新发展提供指南,该体系即将对外发布。

  转型升级 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焕发新活力

  近日,由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陈家镛一号星”在印度成功发射。这是该公司继去年研制的我国首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湖南第一颗人造卫星——“潇湘一号”在酒泉成功发射后,又一颗成功发射的卫星。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天仪研究院不仅成为了国内首家研制卫星的民营企业,还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去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在麓谷园区规模工业中的占比由2011年的80%下降至47%,电子信息及互联网应用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四大产业在全区规模工业中的占比上升至53%,“一业独大”正转变为“多点支撑”。

  中移电子商务列全国移动支付行业第4位,全年交易额过万亿元;映客直播成为全国最大直播移动互联网视频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成为全国行业盛典;亚信国际总部落户……一条条振奋人心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魅力。去年,高新区新引进移动互联网企业1565家,企业总数达3255家,实现总收入240亿元,增长60%。

  获国家、省、市支持争创首批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北斗开放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长沙)开放实验室、北斗(长沙)导航产品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等4大军民共建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开通;投资50亿元的北斗微芯产业应用项目入驻……如今,麓谷北斗导航产业正递出特色产业“新名片”。更有湘计海盾为“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提供显示和人机交互信息设备,高新区出台军民融合专项人才政策……目前,麓谷军民融合产业已聚集军民融合企业达100余家,去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其中北斗导航企业52家,占全省80%、全市90%。

  在威胜集团总装车间,一条人机协作生产线尤为亮眼:生产线一侧是20名工人,一侧是5台协作机器人,生产线升级改造后,不仅运营成本下降,整体生产效率比以前也提高了45%……如今,智能制造成了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去年,长株潭获批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麓谷成为三大核心区之首,打造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长沙“麓谷”、株洲“动力谷”和湘潭“智造谷”协同错位特色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华曙高科、威胜集团已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全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家,占全省1/3;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7家,占全市30%以上。

  资源汇聚 麓谷营造创新创业新环境

  一批全国领先的研究院落户,各类高端、特色平台的涌现,为麓谷创新创业再添强力引擎。去年,高新区建设天仪研究院、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长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等六大研究院,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3D打印、北斗等研究院均为全国业内之首。

  截至目前,全区聚集了各类国家级平台60多个、省级平台约400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居全国高新区第4位。越来越多的高端技术创新平台选择了麓谷,去年新增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0余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创新平台13个。知识产权见证着创新的发展,去年高新区专利申请量达5456件,其中发明专利3074件,同比增长83.3%;专利授权量235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04件,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省园区第一位。

  感受麓谷的创新创造活力,别具一番滋味……

  去年,中电软件园上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随着中电软件园跻身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麓谷园区孵化器“国家队”达到11家。目前,全区孵化器、加速器已达20多个,孵化总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000多家;已形成“麓谷·创界”“柳枝行动”等自有众创品牌,引进微软云、腾讯、阿里云创客、百度创新中心等品牌型众创平台10余个,其中新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8个,占全省近30%。

  “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有活动、年年有大赛”,高新区还通过丰富的活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高新区全年开展创业专场活动达100余场,累计服务创客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