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健康>茶禅养生>正文

雷建生:夹山茶禅文化与日本茶道

来源:新浪湖南2015年12月1日【评论0条】字号:T|T

  1、石门夹山茶禅祖庭地位得到广泛认同

  根据湖南石门夹山寺的文物古迹、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国内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学术界普遍认为:石门夹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夹山茶禅文化的理念,为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导引和奠基的作用。湖南石门夹山为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

  在以炎帝神农为始祖的湖湘茶文化宝库中,夹山茶禅文化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正如施兆鹏、刘仲华在其所主编的《湖南十大名茶》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茶禅一味,它起源于中国,发源于湖南夹山。”“茶禅一味”的学术价值在于证实茶与禅的结缘,既发展了茶文化也发展了佛文化……其次,‘茶禅一味’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石门夹山寺,古称灵泉弹院,位于素有“神仙窟宅”之称的湖湘澧阳平原。山接武陵,水通洞庭,风景优美,人文早蔚,是江南著名的茶文化之乡和禅门圣地。

  中国是茶的国度。自五、六千年前,炎帝神农氏尝草识药发现茶以来,中国人与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乃南方之嘉木”,位于江南腹心地域的石门夹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适宜茶的生长。夹山特产牛抵茶,远在两宋时期即被列为贡品,流芳史册,为夹山茶禅文化的促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禅,是佛教的中国化,最早流行在江南一带。禅宗的“一花五叶”(即五个宗派),其中四个的发祥地都在江南。到隋唐时期,江南禅风大昌。由于茶与禅“本色当行”相似相近,故一遇而互依互存,融为一体。文人墨客,寺院僧侣,品茶参禅,沿袭成风,真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茶香中!”

  夹山寺古,远追唐宗,名僧辈出,蜚声丛林。夹山还有天下难得的烹茗佳水“碧岩泉”。置身于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门僧侣,得天独厚,于阵阵佛乐声中,歆享袅袅茶香,烫怀涤襟,普施甘霖……就在夹山寺静雅、清寂的禅堂里,唐善会大师吟出“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千古名揭,宋圆悟佛果唱评成“宗门第一书”《碧岩录》,智光耀千秋,惠泽润天地,从而奠定了石门夹山作为中日茶禅文化源头的“祖庭”地位。

  石门夹山“茶禅祖庭”的历史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一直对夹山寺院的修复建设和夹山茶禅文化的发掘弘扬极为关切,曾先后为夹山大雄宝殿、天王殿、录泉禅院题词,并赠“茶禅一味”墨宝一帧,表示对夹山作为茶禅文化源头地位的崇重。中国佛学界泰斗、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吴立民先生,热情为石门夹山寺题词:“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以简约精炼的语言,明确清楚地表达夹山孕育了“茶禅一味”,《碧岩录》辟启茶道之源。

  自2003年以来,石门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了多届“石门夹山茶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石门是“茶禅之乡”,中日茶道之源。湖南师大教授蔡镇楚在与曹文成、陈晓阳合著的《茶祖神农》一书中,论述湖湘茶文化渊源时,充分肯定:“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偈语描绘的‘夹山境地’,才是中日茶禅文化的真正源头;圆悟克勤《碧岩录》诞生地湘西石门县夹山寺,乃是实至名归的“中国茶禅之乡”。

  2、“夹山境地”偈联开启了日本茶道经典境界

  举世公认,茶道为日本的文化瑰宝。但说到日本茶道,却不能不溯源于中国;说到中国茶道,又不能不归根到夹山;谈到夹山茶道,更不能不问祖于善会。唐代夹山和尚善会大师,以他芳沁古今的“夹山境地”偈联,给昧昧众生以茅塞顿开的启迪,给中外茶禅文坛,留下了馨香永驻、品尝不尽的“茶禅一味”。善会(805~881)。俗姓廖,广东岘亭人。他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7l)拄锡夹山,人称“夹山和尚”,聚徒二百余众自成一个农禅天地,与赵州从谂一南一北,相峙而立;终归化夹山,有墓现存。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教授这评价他:“佛学三藏十二部,唯识、真如、般若,夹山和尚什么都会,都清楚得很。”善会是个悟性极高而又超逸的尊者,他“有眼不窥天子乐”,寄情林泉,并于夹山首倡茶禅境味之说。

  日本当代著名禅学家秋月龙珉在其名著《禅海珍言》中,介绍“茶禅一味”的起源时,讲了这样一则禅门公案:夹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递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的确,夹山和尚的这一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兀,问得禅机淋漓,谁都答得出,谁也说不清,引得历代禅者茶人,文士墨客,咀嚼寻味,冥思探求,作出了许许多多妙义无尽永远也答不完的答案。秋月龙珉对此评议说:“自古以来,皆言茶味与禅味是同一种兴味。利休居士曾经说过,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方法,人人都可以从这里找到佛祖的胜迹。”善会在这里以禅宗贯用的隐曲、含蓄、喝问的手法,于设问中埋伏禅机,启迪僧众要懂得茶中有禅,禅在茶中,茶禅共一味。因此秋月论定,这则公案就是“茶禅一味”最早的发迹。

  那么“茶禅一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回答这个问题的还是善会大师自己。据《祖堂集》卷七载:夹山和尚自号“佛日”,人问:‘日在什么处?”对曰:‘日在夹山顶上。”……问:“如何是夹山境地?”对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便是千古流传的“夹山境地,’名偈。这里指的“夹山境地”,当然不是单言夹山的自然环境,主要还是指夹山的禅境、茶境、‘茶禅一味”之境,蔡镇楚教授在所撰《茶禅论》一文中说:“夹山和尚因茶悟道,得夹山境地者,于禅宗机缘,启迪尤深。唐五代禅宗中的“夹山境地”,是最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茶禅机缘,茶禅境界。”

  “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寥寥十四字寓天地之机玄,蕴万物之至性,体众象之本真,诗情画意中融汇着浓郁的茶情禅思。夹山为武陵余脉,山不高而翠,水不险而幽,这里有昔今如斯喷涌不尽的清泉可漱滤凡尘,这里有自在衔花之鸟,本能抱子之猿,一派和怡的纯然天籁:这正是茶人禅者所追求的那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在此参品,不仅可“顿悟”禅机,亦可饱享林泉雅趣。花落碧泉,猿归青嶂,暗示着本真的回归。善会在此化用了夹山当地一则人文典故:传说山中有一白猿,化而为女,名袁氏,入尘世。二十年后,又化猿归山,并于夹山寺壁题诗云:“无端变化几湮沉,刚被恩情伤此心,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霞深。”,由偈联、传说和题诗交融成的“夹山境地”,已杳然脱尽人间烟火气,唯留下沉醉千秋的“茶禅一味”,任君细品。口中偈,便是大师眼中景、茶中味、心中禅。“茶禅一味”,味尽在其中矣!

  “花落碧泉山自幽,听钟品茗话源头。”改革开放以来,慕名前来夹山寻道问祖者络绎不绝。一九九二年三月,日本里千家茶道专家多田侑史先生率团三十多人来到夹山,他深情地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饮而尽,慨然叹曰:“今生可以瞑目了!”多田先生又兴致勃勃地用汉字写下“鸟衔花落碧岩前,猿抱子隐翠嶂后”,并说:“这两句诗多美,多富诗意呵!在日本茶文化界,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出处和内涵,这就是石门夹山寺的开山祖留下的千古绝句。我们日本茶人,在茶道活动场所,都有这样一幅挂轴,主人客人在这种诗的意境下安静下来进行深刻的情感交流。”多田先生的这番话,表达了中日茶禅者对夹山茶道精神和茶禅境界的景仰和趋同。

  3、夹山圆悟禅师的墨迹为日本茶道开山之宝

  文化是没有疆界的。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包行洋撰文指出:“茶道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的生活文化。”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其原态却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唐物宋品”。滕军博士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指出:‘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的确如此。日本茶道历史,可分三个大阶段,首先,远在隋唐,当我国茶文化入“经”成“道”,并与“禅”开始结缘联姻之时,即有多批日本僧人前来“留学”,其中最有名者如最澄、空海、永忠等辈,最早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文化的“东风第一枝”。其次,两宋时期,我国禅宗与茶文化已达昌盛极时,“取经”的日僧人络绎不绝。名僧荣西两度入宋,定居中国24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著《吃茶养生记》弘扬中国茶文化,在日本再度掀起了茶的浪潮。再次,到公元15~16世纪(相当于我国明朝)在中国禅宗教义和“茶禅一味”理念的刺激与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新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新一页,其先驱者便是村田珠光。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