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禅城的钟先生有幸参加。那年,所有回忆至今仍记忆犹新。

    现为禅城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钟先生回忆,1977年高中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不知道国家即将恢复高考。当年9月,他与同学才知道年底可以参加高考。

    因为是恢复后的第一届考试,钟先生说他和其他同学对高考都相当陌生,没有一点经验。“还好大家水平都不会差太多。很多同学都报了北大、清华、中大。最后我考上线了,可惜没有被录上。当时那种条件下高考,没花一分钱。”

    没上大学的钟先生,一度选择外出打工。然而,对高考没有死心的他,在1979年再次回到考场。

  “记得当时在学生当中流行的是一套叫《数理化自学丛书》,几元钱一套,这就是高考所用的学习资料,高考几天都走路,也没有所谓的补品,家长也不会关心你考得如何,不像现在,家长们在考场外面焦急地等待。”钟先生说完,回忆着想算一算当年高考所用的费用,却怎么也算不出来。“几乎没什么费用。” [详细]

    现任南海中学历史科老师的张永其,上世纪80年代末参加高考。昨日,回忆高考那年,张永其直言不堪回首,“当时生活条件真的很艰苦。”

    他说,一个宿舍里住着十个同学,只有两台小风扇降温,夏天是每晚汗流浃背入眠,而冬天则是与冷水澡相伴。

    “热水都得自己拿热水壶去饭堂排队打,冬天里很多同学嫌麻烦,节省排队时间去锻炼或者复习,为此常常洗冷水澡,”张永其笑称,虽然条件艰苦,但张永其认为反倒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环境艰苦,相应的高考费用也就不多了。张永其家在南海官窑和顺,基本是一个月回去一两趟,坐车是2元一趟,高三一年车费就只要30元左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永其还说出当年“七七高地”的经典伙食回忆,“当时在学校,是要自己带米上缴交给饭堂,而餸菜钱是每顿0.38元。到了7月份高考那几天,学校租车去桂城中学考场,每位学生只要几元钱,学校会带上自己的米和食材,还会带上自己厨工,到人家学校厨房开灶,基本不用额外多交钱。” [详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考生,环境较之前有了好转,费用也上涨了不少。

    小庄于1996年入读南海中学,回想起高考那年,她说,“当时的住宿费大约是五六百元左右,条件要比前几届的师兄师姐们好。”

    同时,学校里还经常要求订阅学习资料,不过多为老师所印的卷子。 “还好,当时高考前不用参加补习班"冲刺",多数是靠学校老师和学生自身努力了。”麦小姐说。到了高考前那一个星期,也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很平淡,只不过是喝了几盒"太阳神",大约10元一盒,加上要交去桂城考试的车费,高考下来费用不到300元。” [详细]

    就读于南海中学,2003年入读的淑颜,高考的费用却比师姐小庄翻了好几倍。

    讲到高考前的食物,淑颜如数家珍。“平时5元钱的饭餐,到了高考那几天,就升到8元,有鸡腿等好菜,还设有夜宵,什么番薯糖水、炒粉、糯米卷、鱼茸花生粥等。”淑颜笑称,她们生活在最幸福的时代,所以高考那会儿,家境好的同学,也已经吃上了安利蛋白质粉等有助放松的保健品,还有花旗参茶。

    此外,在高考前期,还有同学专门跑去广州、佛山参加补习班或夏令营,“一个星期200~500元不等,如果还要吃补品,加上订阅《英语周刊》、《21世纪》等报刊。”如此算来,她估算高考的费用不少于3000元。 [详细]

    在中山大学读大二的程子钊是2010年参加高考的。他告诉记者,当年在南海石门中学读高中的他,是最节俭的一位。“高三那年,我住校。”整整一年所买的学习资料,可能要2000元。平时少回家,高考那几天也没回,像平常一样。所以我应该是同学中花费最少的一位。”

    很多学生并不是程子钊这么节俭。“我们学校一到晚上10时多就关灯,有同学又想看书,只能搬出去住。租住在老师宿舍的同学,一个月要800元,一年下来虽说只有10个月时间,但也要8000元,不在老师宿舍租住的,住条件更好的同学,费用就更高了。”

    除了租住房子,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甚至还在周末请名师进行一对一家教。程子钊说,请名师辅导,一小时要上百元。“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就高考那年,费用多的要三四万元。” [详细]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