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当政时期,碑文上出现“燕天”、“燕师”字眼确实非同寻常
2010年,史世冬在新田县枧头镇洞心村一座废弃寺庙外的路旁,发现了一块题为“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的碑刻。该寺庙叫龙池寺,这块石碑弃在路旁任人踩踏,史世冬称他从这里路过四五次才留意到。他将碑洗净后,和谢武经一起对碑文内容进行了初步解读,发现一些惊人的字句,如“大明皇朝先师铁峰悟真”、“剃本靖为备燕师”、“不希燕天岂复”等字句。
他们还在龙池寺旁的胡氏族谱中找到关于该寺的记载,也有“大明皇朝先师”的字句,只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一场争夺寺庙产权的官司中,胡氏族人把“师”涂改成了“人”字,至今可见涂改的痕迹。他们还从碑文和族谱上都有记载的一个小孩出生时间,推断出这块碑的立碑时间在永乐年间,即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
这块碑后来被新田县文物部门收藏,但对于碑文的充分解读在当时并未完成。在朱棣当政时期,碑文上出现“燕天”、“燕师”字眼确实非同寻常,因为朱棣取代建文帝成为皇帝前是被朱元璋册封的燕王,他的军队被称为“燕师”。
他们从碑文字面上推测的含义是,建文帝在这座寺庙里当过和尚。但由于部分碑文模糊不清,加上研究者专业上的局限及受《致身录》等书影响,他们尚不能完整解读碑文含义。这块碑就一直躺在新田县城某个角落里,等待人来破解其中密码。
此后不久,史世冬又在离其老家史家村不到两公里的景仙寺找到几块碑刻。2012年3月16日下午,史世冬、谢武经带我来到现场看这些被弃置、无人问津的碑刻。景仙寺已不在,其遗址改建成一所小学,叫景仙寺学校,校名几个大字仍显眼地标识于教学楼顶。当天是周五,学校已放学,一群小学生围着来人看热闹。
景仙寺的碑中有一块《增修善果记》,在教学楼前操场中央寺庙主体建筑遗址上,石碑嵌于地面。另一块《塑书圣像记》碑位于操场外一棵古柏树下,为了不引起人注意,免遭破坏,碑文向下覆盖在树旁地上。史世冬邀请我们几人合力将碑翻过来,见上面有字迹。
史、谢二人从碑中“龙池祖寺”的记载,推断景仙寺尊龙池寺为“祖寺”,两寺关系非同寻常,推测可能也与建文帝有关。谢武经还对在龙池寺、景仙寺中发现的大量精美柱础印象深刻,评价为湖南之最,借以推测和建文帝的关系。但他们没有就已发现的碑文内容的确切含义,提出更多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