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月15日电(记者周楠)长期以来,矿难造成的伤亡令人触目惊心,加快煤矿井下避险设施建设尤为迫切。15日,随着10名试验人员安然无恙走出舱门,可移动式救生舱模拟矿井灾害环境真人避险试验宣告成功,标志着井下矿工有了逃生的“生命之舟”。
据了解,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开展的这次试验,从2012年1月10日17时34分开始,到1月15日8时34分结束,历时111个小时,完全模拟矿井灾害环境,不允许有外部电源、与空气完全隔绝、保持外部55摄氏度环境温度,保持10名试验人员安全生存。
据了解,这种系列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一种具备抗压、隔爆、隔热的钢结构紧急避险装备,适用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拥有先进的生命保障系统、强硬的框架壳体结构、外接压风和内置压缩氧供氧系统、强劲的毒害气体处理技术和制冷技术等,可以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清除,舱内备有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等。当矿井下发生事故时,矿工在逃生无望的情况下,可迅速进入救生舱避险,与外界灾害环境完全隔离,伺机逃生或等待救援。
试验结束后,国家安标中心授权检测负责人在现场宣布:“综合各项试验数据和舱内人员的生存状态,表明试验顺利。”试验人员蒋尊涛告诉记者,在舱内的111个小时,实验人员都没有出现身体不适,舱内各项设施的操作简单易懂,生存环境相对较舒适。
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松年介绍说,这种系列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自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研发,目前拥有14项救生舱专利。从技术上讲,应是目前国内装备最好、功能最全、性能最可靠的矿用移动式救生舱之一,有望在近期进行规模化生产。
分享到:
1月8日,2012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持续40天的回家旅途,我们和您在一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