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长沙一老船长4年造8船模 还原湘江木帆船(图)

A-A+2014年8月17日08:51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评论

 
  • http://hunan.sinaimg.cn/2014/0817/U8463P1192DT20140817085000.jpg 船模的设计、木工、雕刻、组装等工序全部由王芳德一个人完成,女儿王小橦现在“专职”为父亲拍照、摄像记录制作过程。每个船模的制作大概要花两三个月时间,制作工艺与真船一致,每个船模完工后都要下水测试。
  • http://hunan.sinaimg.cn/2014/0817/U8463P1192DT20140817085001.jpg 目前,王芳德制作完工的船模有“小驳子船”、“龙舟”、“长沙轮渡1号”、“浏阳楸船”、“捞刀河倒扒子”、“宁乡乌缸子”、“益阳七板子船”、“ 落仓木货驳船”,长度在1-2米左右。
 

  人物剪影:  

  王芳德,1950年出生。从爷爷辈开始,家就安在湘江木船上。15岁开始在自家船上学习驾船,17岁进入当时的长沙市木帆船合作社学驾机动船,1974年通过考试成为湖湘第一批最年轻的轮船副驾驶员,1975年升为正驾驶,1980年升为湖南内河高等级船长,2005年退休。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描述湘江水运交通的繁忙景象。然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木帆船,早已随着时代的进步驶出了我们的视野。

  作为湖湘较早一批船长之一,64岁的王芳德有一个梦想: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2009年他开始四处建议、申报,2010年起自己动手制作木帆船模型。5年过去,进展如何,他还在坚守当时的梦想吗?

  ■文/记者  匡萍

  实习生 刘盼

  图/记者 李健

  4年自制8艘大型木帆船模型

  长沙市开福区金霞苑小区的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库房内,摆满了各种工具和大小形状各异的木块,这里就是王芳德老人制作船模的工作室。

  在这个租来的仓库里,王芳德每天至少要耗上8个小时做船,有时候晚上还来坐一坐,回忆一下船的结构、配件等。

  在简易的工作台上,一只刚开始制作的船模初具形状,旁边一艘1.6米长的“落仓木货驳船”已经制作完工,船桨、船舵、信号灯等活灵活现。王芳德介绍,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湖南曾有数百艘落仓木货驳船来往于长沙、岳阳、常德等港口,现已全部消失。6月12日,该船模在捞刀河试水成功,这是他完成的第8艘船模。

  “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芳德,并不是专业木工,也不会画图纸,船的形状、构造都在他的脑子里。王芳德说:“我在水上搞了这么多年,开船到过长江中下游,湖南的木船款式是最多的,资料上记载的是100多种,我见过且还记得的有近40种。”

  再造毛泽东乘坐的“8201”号

  正在制作的第九艘船模背后大有故事和特殊背景。

  2012年,有媒体报道“载过毛主席  这艘有故事的船晚景凄凉”,让长年停靠在长沙朱张渡码头的“8201”号船备受关注,也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湖湘船文化的倡导者,王芳德也曾建议加强对1959年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的座驾“8201”号的保护。

  对此,长沙市地方海事局多方调查证实:现在的“8201”号船是1963年12月1日由长沙船舶厂建成的,并非毛泽东畅游湘江时乘坐的“8201”号。 

  当年毛主席乘坐的“8201”号究竟是什么样的?这引起王芳德的好奇心和还原欲望。为此,今年年初,王芳德特意拜访了原长沙港务局退休干部、80多岁的程志忠老人。1959年6月24日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程志忠是长沙港务局船舶人事调度员,正是他安排了接待的船舶,并亲手给毛主席搭过下船的木跳板。

  根据陈志忠老人的回忆,当时的“8201”号是一艘木质驳船。但他当年是做管理方面的,对细节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对于这类木质驳船,王芳德小时候见过很多,但他不敢轻易动手,“毛主席的座驾要做准确一点,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究。”他特意写了一封信想寄给北京的档案馆,希望能找到当年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的照片资料。

  建船文化博物馆,保存湖湘船文化

  “我的世界里全是各式各样的船只,只可惜它们中不少摇晃着驶来,又摇晃着离我们越来越远。”在王芳德印象里,湘江水运

  曾相当热闹、繁华,长沙从南站到新河有80多个码头,木帆船在湖南经济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2009年起,王芳德就开始向多个政府部门作申报、提建议,想要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将从湘江水系里消失的木帆船以模型的方式重现出来。2010年,在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大讨论“金点子”征集活动中,王芳德的建议得到了时任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亲自批示。但要建馆,没实物、没资料、没图片怎么办?王芳德决定自己动手制作木帆船模型。

  如今,王芳德的模型很受好评。今年3月底,在长沙市博物馆举办的“家常中国·当代生活物品展”上,船模“长沙轮渡1号”勾起了很多老市民的记忆。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下这艘船模,王芳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现在最要紧的是尽量多地把船做出来,现在还有人能鉴别它、看懂它,再过几十年估计就只能彻底无声地消失了。如果能把湖湘船文化博物馆建起来,将是一种很好的湖湘历史文化的保存。”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
var QrcodeMediaDataPV = "http://sax.sina.com.cn/click?type=nonstd&t=REowMDAwMDA3OQ%3D%3D"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