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博社
一旁骑摩托车飞驰而过的年轻人,冲着相机和拍照的摄影记者,迅速伸出右手,做出一个中指朝上的动作。
1月6日,我在陆丰宣传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第一次进村。
进出博社村,只有2条村道,均在甲西镇通往陆丰市区的公路旁。离博社村越近,路边的禁毒横幅和标语就越多、越频繁。
在甲西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正门口拉起的红色横幅,把禁毒上升到了人民战争的高度,“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
穿过成片荔枝林间铺出的一段水泥路后,博社村进入视野,远远看到的,就是正在施工或者已经装修完毕的高层豪宅。
进村前询问背景,有甲西镇的村民调侃,博社村在当地有“小香港”之称。不同于常见的2层别墅,博社村的豪宅,少则三四层,多则五六层,房主用看上去豪华的材料装修,并用铁栅栏和防盗网将院落和窗户围上。这些豪宅密密麻麻扎堆在南北走向的村道两旁。
除了之前提到的电线乱、豪宅多,目之所及,最大的感受,是摩托车多,村里染发小伙、丝袜姑娘,不时成群驾摩托车穿村而过。
村道两边,除了禁毒标语和横幅,还张贴着陆丰市公安局关于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我看见,在一些墙脚或监控探头的盲区,公安局的禁毒通告被撕得面目全非,有的留下一截通告题头,有的仅留下一些糨糊,显示这里曾贴过禁毒通告。
一旁骑摩托车飞驰而过的年轻人,冲着相机和拍照的摄影记者,迅速伸出右手,做出一个中指朝上的动作。
对外来入村者的敌视和不欢迎,是我前后4次进博社村采访相同的感受。沿着村道走访,用普通话咨询村民,不管男女年纪大小,大多摆手,指指自己的嘴巴,意思是不懂、不会说普通话,还有一些村民头都不会抬,直接翻一个白眼。
我一直试图解释这种带有明显自我保护意识的排斥。后来,好不容易问到一个会讲普通话、又愿意交流的村民老蔡,他的观点让我豁然。
“制毒的村民,都是一家带一家,他们知道情况,不会给你讲;不制毒的村民,要么不知情,要么知道,因为担心报复,也不敢跟你讲。”老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