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匡春林)“过去打一天针花的钱,现在可以用上3天。”这是长沙2009年实施医改以来,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市民最直观的感受。由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实施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长沙市民在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不仅可买“便宜药”,还可接受大医院返聘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住院等费用也较以往大大减少。
基本药物让看病便宜了
“自从有了基本药物买,我以前看病常用‘红票子’,现在改用零票子了。”雨花区雨新路社区73岁居民颜庆云今年4月因摔伤住进了雨花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8天仅花费300余元。
社区医院为什么“看病不贵”?据市卫生局局长郭塨介绍,这得益于在长沙实行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长沙2010年起在芙蓉区、岳麓区、宁乡县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2011年6月起在全市推行这一制度。目前,全市117所乡镇卫生院和32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长沙在望城区开展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到2012年7月,全市1366所村卫生室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城乡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年销售总额由实施前的3.9亿元下降到2.8亿元,下降近3成;门急诊次均费用由实施前的121.2元下降到75.2元,平均下降37.9%,其中药品费用平均下降45.4%。与此同时,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由实施前的223.8万增长到364.5万,入院人次、手术人次较实施前分别增长9.3%、27.9%。
专家坐诊社区
“听说尹教授在社区里看门诊,以后我看病就找他了。”71岁的四方小区居民杨桂文患有风湿痛,听说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引进了省中医附一的中医专家尹才林,老人急忙赶到该中心求诊。
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拥有像尹才林这样的中医专家坐诊,还拥有从区县级医院引进的3位专家,让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强大专家团队的亲诊服务。
郭塨介绍,近年来,长沙推行“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即引进一批、培训一批、返聘一批、下派一批,提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全市返聘退休人员35人,招聘执业医师61名。2011年与2008年对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增长30.2﹪,中、高级职称人员增长48.2﹪。
村民可享受上门医疗服务
望城区乌山金树村村民袁定华老人年逾六旬,从2011年9月开始,每年她都会接受村卫生室医生严超的4次上门随访,量血压、测血糖、了解摄盐情况等。 严超是望城乌山镇11名乡村医师之一,他是周边村民的“家庭医生”,居民有个小病小痛都会找他。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胡岳龙介绍,从2011年开始,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区、县按照1∶1的比例配套,完成21个偏僻乡镇卫生院、95个村卫生室、4个示范卫生服务中心的提质改造。另外,市财政每年安排1366万元用于村卫生室补贴。按照每个行政村1所村卫生室,市财政1万元的额度安排资金,用于发放村医生的工资,县级财政每年不低于市级财政经费标准的20%比例安排配套资金,省级财政还给予一定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