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泊里的鞋印、两个模糊时段……他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案线索
杨帆:35岁,从警14年,现任荷塘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所获部分荣誉:
2002年,获全省优秀民警
2004年,获市公安局二等功
2006年-2009年,获市公安局三等功4次
2009年,获评湖南省优秀刑警
案件1
看监控视频看到直流泪
2010年10月30日上午10时许,荷塘区文化路口正对面的性保健品店内,一位顾客刚进店,就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26岁的女店主侧身躺在地上,殷红色的鲜血流了一地。杨帆带领民警随即赶到。女店主被砍数刀,颈部那刀砍中动脉,要了她的性命。
“这是一起因劫财引起的杀人案。”现场勘查后,杨帆做出了初步判断:“血泊被别人踩过,鞋码明显比女店主的大,店内凳子倒地,死者生前应该与人发生过打斗。此外,她的现金和手机都不见,仇杀基本被排除。”
如果杨帆的判断没错,那凶手是谁?
可附近路面的监控探头损坏,而新华西路人流量极大,如果扩大监控范围,无异于海底捞针。
“但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警方随后调取了案发时段、该店铺东西两侧各1公里的监控录像。
可几名民警轮流看了两昼夜,仍未发现有价值线索。“但我坚信侦查方向没错!”第三天晚上,杨帆亲自查看监控,这一看就是一夜,看得眼睛直流泪。
次日早上,杨帆初步将凶手锁定。他是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穿白色夹克、身高1米7左右。
“案发店铺附近一家宾馆的监控录像显示,案发当天9时50分许,一名男子向南走去,步伐和常人没有区别。但10时23分,监控里再次出现他身影。这次,他低头向北疾走。”
“我们从血泊里提取一枚鞋印,是一品牌运动鞋。案发时间前后经过的行人中,只有他穿这个品牌的鞋子。”
民警随后根据监控录像,顺藤摸瓜,11月9日,赶赴茶陵将其抓获。
原来,男子是茶陵人,当年24岁,是家中的独子,好吃懒做。他准备好菜刀,本打算抢劫女店主,遭女店主反抗,便将她砍死,抢走其现金和手机。民警到来时,他正晒太阳。
案件2
从银行客户资料中寻“老陈”
在杨帆眼里,有时破案的关键,就是那么一点细节,抓住了,整个案件便迎来转机。
另一桩命案发生在2010年6月27日。这天中午11时许,合泰大街老王正在出租房内做饭,突然,几滴红色液体滴到了切菜的案板上。老王叫来房东,打开楼上出租户房门,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呆了。
床下,躺着一名女子,40来岁,浑身被塑料包裹,但血液还是渗透木地板流到了楼下。杨帆和队友随后赶到现场。
尸检结果显示,她死于一天前,头部遭钝器击打而致命。女子是株洲人,生前在合泰大街某制衣厂打工。
工友们反映,死者生前和一男子来往密切,男子45岁左右,外号“老陈”,为该制衣厂的裁缝,已经2天没来上班。女工之死,是否跟他有关?
但工友们只知道“老陈”是外地人,其他一无所知。由于“老陈”是技工,每月工资约5000元,是普工的1倍,便经常以金钱诱惑女工。死者正是他的一位情人。
民警随后走访得知,“老陈”的其他几个情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有两个细节,一直在我的脑中闪现,总感觉它们会有交集。”杨帆所指的细节,一是制衣厂老板反映,2009年6月初,他曾骑摩托车带着“老陈”去高家坳某银行办理业务。但时间过去太久,银行监控录像没保存。
二是一名情人提及,2009年妇女节前后,“老陈”曾到石宋路一家银行取款300元,为她买了一件衣服。
两家银行,两个模糊的时段,怎么才能产生交集呢?杨帆最终想出了答案:“将这两个时段前后半个月,到这两家银行办理过业务的客户资料全调出来比对。总有一名是‘老陈’。”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当时还没有引进先进的比对软件,只能靠人工完成。
此方法最终见效。经过几天比对,最终只剩一人符合条件。经过工友们辨认,他正是“老陈”,不过,他其实姓甘,江西人,还是名逃犯。
原来,案发前,甘某曾和死者往来密切。但交往一段时间后,死者因有家室,要求断绝关系。甘某曾为之付出金钱,心有不甘,便将其杀死。
这一个月来,作为荷塘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帆基本不在队里:他带队赶赴东北,侦查抓捕17年前的杀人逃犯。
回到队里,他又组织侦破了一起舅妈砍杀外甥案。
破案不能靠时间和人海战术,而是要静心分析,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杨帆和队友侦破过这么两起命案,正是一些细节,让整个案件柳暗花明。
分享到:
1月8日,2012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持续40天的回家旅途,我们和您在一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