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sinaimg.cn/cr/2014/0830/1295704180.jpg)
“空车”与否?一看便知
记者 高晓燕
一个总投资10亿元的旭日陶瓷项目,从考察、签约到开工,全程用时不到3个月。这个项目的快速推进,展示了攸县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带来的新速度、高效率。
近年来,攸县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方面不断创新举措,大胆尝试,促使全县服务环境不断优化,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带动各项工作呈现新局面。
审批时限从190多天缩到100天以内
行政审批制度如何更高效?攸县从破解审批方式程序多、手续烦琐上率先“下刀”。
行政审批事项涉及20多个部门,一直以来是以“串联”的方式“递进式”办理,走完这一个个的程序劳神费时。对这些事项全面梳理后,攸县创新联合审批方式,将所有审批环节统一划分为项目立项、用地许可、规划许可、施工许可4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一个负责部门。比如说,项目立项阶段,涉及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财政局、发改委5个部门,现在由发改委牵头负责,需要办理事项的,只前往发改委即可。
每个阶段内部如何高效运转?攸县政府办主任王卓文介绍,原本需要单独开展的环节,现在可由负责单位召集会议,相关单位共同对项目进行审核批准,变分头行动为集中行动。
如此一来,原本需要递进开展的25个环节,“并联”成4个环节,审批程序变为“并进式”,审批时限已由190多天缩至100天以内,审批办结时间较原来缩短50%。
放权园区,启用“2号公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攸县工业园区率先尝到了“放权”的甜头。
按照“政府授权、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攸县将14个部门的39项县级审批权限、21项行政收费全部下放至园区管委会实施,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体制活力的“加法”,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14个行政审批部门,全部启用“2号公章”,并派出业务骨干持章入驻园区管委会现场办公,及时审批相关事项。“‘2号公章’样式略微有别于部门公章,但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与原行政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王卓文解释。
松绑放权,让攸县园区发展的活力更强。8月7日,佛山市科思博五金电器有限公司、株洲市鸿宇特种建材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集体签约落户攸州工业园,意向投资达4亿元。
推行“一费制”,确保阳光运行
过去,行政审批存在多家执收、多次缴费现象。攸县大力推行“一费制”,实现多家收费向一家收费、多次收费向一次收费转变。
攸县政务中心将涉及国土、房产、煤炭等19个部门单位的71项行政审批规费、服务性收费、基金及其他收费项目编制成册,严格执行,杜绝“节外生枝”,确保收费项目“阳光运行”。
如今,“一费制”已在攸县工业集中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上全面实行。
8月19日,在中心广场,多台更换了新式车顶灯的出租车,让人眼前一亮。据悉,与旧式车顶灯相比,新车顶灯以文字显示的方式,让市民了解出租车是不是空车。同时,出租车将统一安装GPS及新计价器,更显“高大上”。我市目前运行的1900余台出租车,将陆续更换新灯。图为换上了新顶灯的出租车。 刘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