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市政协文史专家回顾日军侵株历史
新兵迎战,荷塘铺尸横遍野 兵分两路,日寇一月内攻陷株洲
株洲晚报8月15日讯(记者 刘伟)抗战期间,株洲只是湘潭的一个小镇,但因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的修通,株洲成了日军必争之地。1944年,日军为发动衡阳会战,一个月内攻陷株洲,除炎陵外,株洲全境都沦陷在了日军的铁蹄之下。在8月15日这个日军战败的纪念日里,市政协文史专家向我们讲述了在日军的蹂躏下,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941年 守兵没防备,被日军很快击溃
1941年9月,日军大举进攻湘北,国名党驻军以为离前线还远,只是名义上在荷塘铺以北,沿天台山、擂鼓岭、大金寺一带布防。实际上,只利用新抓来的壮丁组成的暂编第6师在军官的监督下挖工事。9月7日,日军一支骑兵偷偷渡过浏阳河,突然袭击株洲。
根据史料记载,当年,日军骑兵经黄泥塘、东流坳直插大金寺,一部分从右翼走山路窜到荷塘铺。守军毫无防备,一触即溃。逃亡中,官兵死亡无数,以荷塘铺为中心,从擂鼓岭、黄泥塘、戴家岭到晏家湾、石子头一带的道路上、田垅边,横尸遍野,惨不忍睹。
“守军完全没有防备,很快就被日军击溃。”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和文史委员会主任周祥新说,荷塘铺一战,是株洲战场上的首战,也是重要一战,但由于守军没有防备,而且都是新兵,死伤惨重。根据史料统计,加上参与抗战的平民,这一战死伤军民达1569人,惨烈程度在株洲抗战史上并不多见。后来,人们收集死者遗体,合葬在死难者比较集中的荷塘铺西南公山,成了后人所说的“千人堆”。
1944年 株洲一个月内沦陷,日军在茶陵遭阻击
为打通大陆交通线,1944年,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在中国也称为“豫湘桂会战”。长沙、衡阳是当时湖南最大的两座城市,长沙失守后,夺下株洲,进攻衡阳,打通京广线,便成了日军的主要目标。
“株洲的战略位置不如衡阳重要,守军也比较薄弱,日军主力在株洲几乎没有遭遇到太大的抵抗。”湖南“老兵之家”株洲负责人易伟仁介绍,日军攻下长沙后,兵分两路南下,主力部队攻下渌口,沿京广线直奔衡阳,另一路沿醴陵、攸县、茶陵南下,企图攻破炎陵,从侧翼包抄衡阳,但因在茶陵遭到守军顽强抵抗,未能实现这一目的。
史料记载,1944年5月下旬,日军分三路大举进攻湖南。6月12日,日军116师团渡过浏阳河,向湘潭、株洲进攻。6月16日,日军步兵第133联队第一大队攻陷株洲。15日,日军68师团分几路向渌口、白关铺等地进军,国军与敌军在此交战两昼夜,17日,渌口落入敌手。撤退渡河时,国军遭敌军机枪扫射,死亡2000多人。20日,朱亭陷落。株洲县域交通至此落入敌手,日军主力得以南下。
从6月13日起,另一路日军以6个师团的兵力从3个方向进犯醴陵,国名党第95师、37军、44师奋起抵抗,6月18日,守军后撤,醴陵县城被日军占领。6月23日,日军从醴陵进犯攸县,遭到国军第37军140师阻击,24日,日军另一只部队侧击攸县,国军退守安仁,攸县县城沦陷。7月8日,日军进犯茶陵,但遭到茶陵守军44军的顽强抵抗,尽管茶陵守军伤亡严重,也一度从茶陵北退守到茶陵南,但他们最终阻止了日军进犯炎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7日,驻渌口、醴陵等地的日军在宋家桥缴械投降,而驻茶陵的则在衡阳集结,全部做了俘虏。
【相关新闻】上高会战毙敌16000余人 株洲至少有4名男儿参战
株洲晚报8月15日讯(记者 李军)1941年,日军妄图一举消灭国民革命军精锐,3月5日集结重兵,在10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发动“上高会战”。国民革命军近10万将士,开赴前线,最终击毙日军16000余人(注: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当时的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上高会战”发生在73年前的江西上高县。我市至少有4人参与了此次会战,若非江西军旅作家杜青前不久来株寻访,他们的亲人也许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