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 共圆“株洲之梦”
2013年12月4日上午,株洲市市长毛腾飞一声令下,位于该市石峰区的鑫正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烟囱被爆破拆除。
今年,株洲还将拆除城区范围内的115根烟囱。该市设定总体目标,除保留一些烟囱作为历史性标志外,生产性的烟囱最终将全部拆除。
让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空气。”这是株洲市委、市政府的不懈追求。
近5年来,株洲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00多个;投资3800万元,建成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数字环保”工程;建成全省第一家市州级排污权交易大厅,已有52家新、改、扩项目在审批前先行办理排污权有偿使用手续;建立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发布PM2.5等新标准空气质量……
企业在行动、市民也在行动。
通过划定高污染原料禁燃区域,株洲逐家逐户实施改造,市区95%以上居民,98%以上学校、医院、酒店、餐饮点等服务行业,90%以上工业企业用上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年可减少燃煤用量80余万吨,减少SO2排放1.2万吨、烟尘排放2万吨。去年年底,株洲高新区集中连片20MW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正式并入国家电网,为株洲硬质合金园、株洲汽配园、天台金谷等工业园区提供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
作为全国第一个电动公交城市,株洲市通过执行城市公交车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已实现市区所有公交车电动化,62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穿行在市区各条公交线路上。与此同时,该市投入2亿多元,投放2万辆自行车,建成10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办卡人数已超过16万,日使用人数逾10万人次,成为全国绿色出行的典范。
政府倡导,加大投入,“绿色出行”逐渐演变成市民的一种生活常态,不少市民自觉践行“1135”绿色出行行动(公务用车一周停开一天,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行公共自行车,五公里内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市区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的出行比例,已占株洲城市交通的60%以上。
“一条江,一座城、一个人。”株洲环保志愿者发起的“湘江毅行”,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参与者从500人扩充到4000多人,社会影响力日渐深远。
去年,株洲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59%,优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色株洲”已然远去,“绿色未来”正在逼近。一个新的株洲正向我们迅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