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将投入百亿巨资,完成对湘江的895个治理和保护项目(水天の一色 摄)
“一号工程”牵来一江清水
湘江北去,不舍昼夜,滋养着一代代三湘儿女,孕育出灿烂的湖湘文化,成为我们一往情深的母亲河。
现代工业带来了湘江两岸的繁荣,也给湘江带来严重的污染。湖南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湘江已成为国内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2011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到“十二五”末,湘江沿岸的涉重金属企业数量比2008年减少50%;工业污染源得到全面治理和控制,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
保护和治理湘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3年9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湘江治理保护为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并首次提出在未来9年内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湘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全力推进“一号重点工程”,大力实施“12345工程”,即围绕“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这一目标,突出清水塘地区污染综合治理和“一江四港”综合整治两个重点,开展“三个基本行动”,做到组织、政策、责任、考核“四个到位”,实施五百多个项目,全力保护好湘江母亲河。
湘江流过株洲境内,全长88公里,市区段长27.7公里,清水塘工业区耸立在江边。清水塘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四大重点之一。保护和治理湘江,株洲境内的清水塘及“一江四港”(即湘江,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和霞湾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株洲市“一江四港”治理始于2011年,已累计完成251个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在此期间,株洲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水泥、小磨窑、手工电镀、土法炼焦、小化工等污染企业162家。去年,株洲累计投入4.33亿元,又完成274个湘江保护和治理重点项目,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国家三类水质标准。
5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湘江边的霞湾港。据环保部门介绍,这个曾因污染而出名的港口,通过经年整治,重金属含量由高峰时期超标5%-8%,下降到稳定达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连续7年未出现超标,实时监控数据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
2013年11月,《株洲市基本关停污染企业行动方案(2013-2015年)》、《株洲市基本拆除城区烟囱行动方案(2013-2015年)》和《株洲市基本解决城区段污水直排湘江行动方案(2013-2015年)》相继发布。三大《行动方案》将环境指标具体化,成为指导株洲市近几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
今年,是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株洲将投入百亿巨资,完成895个治理和保护项目,确保湘江株洲段、渌江、洣水等主要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实到相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