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发展将“做减法”
以规划控制总数量,把“做优做特”作为方向
本报4月28日讯(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尹宁娟)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暨村镇建设工作会议获悉,我省常住人口超过1500人的集镇现有3337个,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优化布局,减少集镇数量,实现集镇“做优做特”。
集镇是典型的“乡头城尾”,承担服务“三农”、吸纳居住生活、发展特色产业和商贸旅游等功能,也是镇(乡)政府所在地,或是其它他有集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集镇。今天会议提出,今后规划保留的集镇的常住人口规模应不低于2000人。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和人口规模,原则上每个乡镇可以布局1个集镇,最多不得超过2个集镇。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袁湘江说,虽然集镇的常住人口总量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在全部城镇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因此集镇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优做特”。必须进一步优化布局,减少集镇数量,完善集镇功能,推动城市、集镇和乡村协调发展。
今年启动农村建筑工匠培训
计划到2016年底,全省完成约4.2万人培训
从2017年开始,统一实行农村建筑工匠持证从业
本报4月28日讯(记者 陈淦璋)今天召开的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暨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传来消息,省住建厅计划从今年开始,通过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基本建立农村建筑工匠队伍管理制度。到2016年底,完成约4.2万人的培训,保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培训合格的工匠。
目前我省农房建设比较粗放,农村建筑工匠水平参差不齐,农房建设问题比较多,而国家要求享受各级政府补助的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完成,现实需求十分迫切。
省住建厅提出,在省里组织师资培训的前提下,建筑工匠培训主要由县市区住建部门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要组织结业考试,合格的将颁发相应证书。从2017年开始,全省将统一实行农村建筑工匠持证从业。
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帮扶特困农户
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
今年要基本解决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农村危房改造
本报4月28日讯(记者 陈淦璋)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暨村镇建设工作会议获悉,今年在延续以往有效政策的基础上,将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帮扶基本无投入劳动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的危房特困农户,帮扶户数不得少于当地农村危房改造总户数的25%。
这类重点帮扶对象包括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及赤贫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省住建厅提出,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应与国家农村精准扶贫名单相衔接,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今年要基本解决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农村危房改造。同时,一般帮扶对象是指其他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一般贫困农户。
省住建厅明确要求,具有修缮加固成本比较明显优势的,必须采用修缮加固方式,实施“一户一策”方案。实施“拆旧建新”的,必须严格控制建房标准,只允许建一层,包括厨房、卫生间在内,建筑面积1人户不得超过35平方米、2人户不得超过45平方米、3人户不得超过60平方米,超过3人户的重点帮扶对象人均不得超过1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