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尽管一心要为孔子“洗白冤情”,但在刘家望的书中,孔子也有“不对”的时候。还有的时候,他更愿意按照自己理想的境界去解读孔子。

  比如,对孔子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后补充的那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刘家望就评价,“这句话是不对的,‘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刘家望解读道:本来“性相近、习相远”的确有普遍的真理性,上知与下愚不移,却不尽然。孔子的意思,只有上等的天资特别高的人和下等的愚人不会因后天的教习而改变。实际上不然,上知也必须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才,至于智障的愚人,也应有特殊的技能教育,不能歧视。

  再比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一句。

  刘家望的解读是:孔子经常用君子小人对照说事,大多符合实际,也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小人关心的事情,君子也应关心。要知小人心思,才明君子道义,否则就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人们的实际利益,永远应该关心,政治说到底是如何协调分配社会人群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又一次拿君子小人对比着说事。对于这一句,刘家望的解读是:

  孔子主张的是义为大,义在先。这是高尚的价值观、义利观,什么时代都应该崇尚和践行。但是利,人之所欲,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获得是个人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不要轻率地指责是“小人喻于利”,处于上位的君子应时刻记住孔学的精髓是“仁”,仁就是关心人,关心人当然首先要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利益要想到别人,这是君子喻于义的真谛,不然就是拿大旗招摇,一方面指责小百姓只知道利益,另一方面自己苟苟营私、谋权谋利、谋富谋贵、贪得无厌,这样的“君子”还真不少……

  对话

  刘家望:没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

  记者: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伦理纲常,强调的是一种等级制,要怎样去调和它们与现代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刘家望:这句话要去看它的背景,看原文是怎么讲的。孔子说这句话时刚刚出道,他到了齐国,齐景公问他如何执政,孔子就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就说,讲的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吃得到吗?

  这是孔子设计和提倡的社会政治伦理和人伦纲常,是礼的规范,也是仁的要求。要结束礼崩乐坏的局面,必须从整顿规范纲常开始,应该是正确的,切中当时各诸侯国包括齐国的时弊。而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权利也有义务规定,是双向的,并不是强调单方面的绝对服从,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等等。

  后来被误读,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具有片面性的,讲究单向的绝对服从,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不是孔子的原意。

  一个有序的社会,自君王至平民都应各安其位、各守其德、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提倡是正确的,即使到现在也不失其积极意义,只要正确理解。

  记者: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将发挥的作用及其前景,你持怎样一种态度?

  刘家望: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我们做好这件事是有纲领性指导的。

  不管是党的建设、全民道德建设、经济建设也好,都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有关系的。文化自信是基础性的自信,因为不管是道路建设,还是制度建设、理论建设,都是植根于中国的这片土地之上,植根于中国土地就植根于我们的文明。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丢掉了魂,总觉得国外的好。

  另一方面,我们搞民主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最基础的东西还是全民的素质建设,这就靠道德教育。道德说到底就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律己,讲到道德教育,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文化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