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健康>茶禅养生>正文

章弋:夹山茶禅文化的海外传奇(3)

来源:新浪湖南2015年12月1日【评论0条】字号:T|T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珠光、绍鸥、千利休这三位茶道开创者,都不约而同地把圆悟的墨迹奉为至宝,将它悬挂于茶室最显要处,让自己与所有走进茶室的人都在其前顶礼膜拜,其虔诚有如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不过与其说他们对墨宝的崇敬,宁说是他们对圆悟的尊崇。正如现代日本茶道学者芳贺四郎所说:“不能把墨迹当成一种珍奇昂贵的艺术品,要把它当做挥毫祖师、道人的高尚人格结晶。”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崇敬。既然他们对圆悟墨迹的崇敬盖出于对其人品道德的崇敬,那么他们是从何处了解感受圆悟的人品与道德呢?从年代地域上看,圆悟与珠光等人,岁悬二三百年,地殊万千余里,缘悭一面,根本不可能有亲聆教诲、身感体受的机会,那么他们所崇敬的人品道德,只能从圆悟的代表作《碧岩录》中获取。尽管圆悟与珠光绍鸥、千利休等日本茶道先驱没有直接的衣钵传承关系,但他们思想上精神上有割舍不断的血脉相联,这种血缘之亲的脐带就是《碧岩录》。正是由于《碧岩录》启迪了茶道先行者的思想,激活了他们的智慧,方使日本茶道在茶与禅的结合上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总之,从这三位日本茶道先驱的人格脊梁上,可以触摸到圆悟的“反骨”,从他们创新的壮举中,可以寻觅到圆悟开坛讲禅的英姿。正是由于他们宏扬了圆悟的反叛与创新精神,方使自我在日本茶道史上有所建树,方使其分别赢得了“茶道开山”、“茶道先导”与“茶道集大成者”的盛誉美名。

  “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的最重要的理念。其与夹山茶禅文化也有着千线万缕的联系。按当代日本茶道专家久松真一的解释,“和敬清寂”不仅被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事物人境”而言,茶人们要以“和敬清寂”之心对待“事物人境”。(7)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精神需求,在日本的茶室中,常常挂有“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而这副对联,正是由被誉为“夹山境”的偈语转化来的。

  夹山是唐代善会开创的道场。善会俗姓廖,广东岘亭人,师承药山惟俨、船子德诚等名师,系师出名门的大德高僧,其开山之际,正值禅宗中心南渡、陆羽《茶经》流播之时,禅雨茶风盛行于丛林,黄卷、青灯、绿茶已成为僧侣生活的三原色。夹山自古便产好茶,西坡牛抵系唐宋八大贡品茶之一,更兼山门前一泓碧岩泉水。好水泡好茶,如此天时地利自然成就了心性明敏的善会,让他于好茶好水的浸淫中顿悟“茶禅一味”,将茶禅文化提升至一个新的审美意境。茶禅一味的理念亦与寺俱存,成为这座千年古刹的文化基因。还值得一提的是“夹山境”。《五灯会元》卷五载: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善会说:“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善会答语,相传是其师临别时口赠偈语,乍看只是夹山自然风光的写照,实则夹山界境的传神写意。“碧岩”亦成了夹山的代名。后来圆悟住持夹山时,有感于“夹山境”之深邃、“猿抱子归”联之精妙而慨叹:“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摄大千于毫端,融芥尘于刹海,衔华鸟过,抱子猿啼。”(8)对“夹山境”作了进一步的诠释。随着夹山茶禅文化成体系地东渡,“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一联也飘洋过海,成为日本茶道场所最常见的悬挂物。这是因为此联不仅是对“夹山境”的高度概括,更与日本茶道所倡导的精神境界有着心灵上的趋同与契合。对联既有诗情画意,又有禅意哲理,展示着是一副多么祥和、优闲、宁静、愉悦的画图:猿抱子归,鸟衔花落,无猛兽之惊扰,无冻馁之烦忧,惟母子相依的亲情,兼怡然自得的欢娱。而猿抱子,是对内的亲和美满,鸟衔花,则是涉外的和谐统一。猿归青嶂,暗寓归隐之意;花落碧岩,内蕴入静之感。这与日本茶道所追求的“和敬亲寂”的意境神韵相通。

  此外,夹山茶禅文对日本茶道的影响,还表现在茶道的许多形式与礼仪上。许多禅语名句,或悬挂于茶庵茶室里,成为百代经典;或流行于茶人茶友间,成为名符其实的“口头禅”。在现今日本茶道所保留的禅语中,如“日日是好日” 、“三级浪高鱼化龙”、“黄檗六千棒打临济”、“逢茶茶遇饭饭”(9)等等,有的直接援引于《碧岩录》,有的则可从该书中找到其源于母体的胎记或演绎变化的形迹。反之,《碧岩录》中的许多禅语妙言,亦可在茶道中找到其“克隆”语或近亲繁殖语。

  正因为如此,《碧岩录》在日本茶人们心目中,成了“圣经”,而孕育《碧岩录》的夹山灵秀山水,也便成了日本茶人心目中的圣山圣水。1993年,日本里千家茶道学会会长多田侑史率团来到碧岩泉,饮了一口甘洌的泉水后慨然叹道:今生可以瞑目也!

  圆悟克勤因著述《碧岩录》而闻名于世,进而享誉海外,这是不争的实事。而圆悟作为夹山茶禅文化的代表,也是无可争议的。尽管他出生于四川,且先后游历于成都、金陵,镇江等地,但其学术定位只能界定于一生中思想学术与才华表现得最为突出成就最为辉煌的夹山时期。以《碧岩录》及圆悟墨宝为载体的夹山茶禅文化,正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活水。

  智者无疆——夹山禅风茶雨流播朝鲜、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千百年来,对这些处于海洋地域的国家和地区之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夹山茶禅文化可归纳为四个字、两句话、一部书:即“茶禅一味”四字, “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两句偈,《碧岩录》一部书。

  关于“茶禅一味”理念,尽管国内有赵州和尚说、天台山说等几个版本,但夹山开山祖善会道创“茶禅一味”,却是海外茶禅文化的主流派。《日本禅师录》中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公案:“夹山和尚(805——881)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递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禅学家秋月龙珉援引此则时不仅冠以“茶禅一味”的标题,还点题说:“自古以来,皆言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10)自圆悟住持夹山以来,“茶禅一味”的理念影响更为广泛。其连同《碧岩录》及圆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播海外,则是夹山茶禅文化的扩展与延伸。

  无论是夹山开山祖善会还是高扬夹山文化大旗的圆悟,都是禅门的大智者,二者既是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也是人如其禅、禅如其人。夹山茶禅文化亦可谓是智者文化。智者无疆,其奇思其妙想其精神,必然会走得更广更远。

  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且在历史上成为中国多个王朝的附庸国,在文化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禅宗先后由不同的僧人传入朝鲜,并在各地以某一个寺院为中心传授禅法,渐形成九个支派,称之为“禅门九山”。而这一时期正值高丽王朝(公元918-1392)时期,也正是以《碧岩录》为代表的夹山茶禅文化崛起并迅速传播海内外之际,其必然作用和影响于这个半岛国家。朝鲜茶礼中的“清敬和乐”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不乏异曲同工之妙,亦与夹山茶禅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禅宗在越南佛教发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 6世纪禅宗首次传入越南,经过几个世纪的广泛发展,在李陈王朝时期(公元1010~1400年)达到高峰,派别并立,论著迭出,形成了“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佛法宏被大地,信士多习禅宗”的繁盛局面,涌现出无言通派、草堂派、竹林派等禅宗宗派。特别是陈太宗时期,临济宗在越南已成为主流。而夹山圆悟禅文化派,则是临济宗的一支最为活跃的文化轻骑兵,其作用与影响自是不言而喻。尤其虎丘法派在越影响更为广泛,寻根究底,亦源出夹山。当今越南,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茶禅遗风。喝禅茶即是例证。喝禅茶是越南人在学佛中的一种饮茶方式,礼仪严谨有序。主人将茶叶、水、茶具等一一齐备后,双手合十于胸前,恭立门前迎客。客人亦合十回礼后,然后步入茶室,依次围成圆形坐下,神情如同坐禅一般。茶杯井然摆放在茶盘上,茶要经多次泡沏,待茶色均匀后,主人方举杯敬茶,从左面第一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奉茶。敬者要摆弄茶杯,让最美的一面向着客人。主客皆以双手交接茶杯,且垂首互敬。如此礼仪一番后,各自方才悉心品茗。全过程都沉浸在肃穆庄重的气氛中,既有表演般的认真,又有宗教般的虔诚,似乎可称之为“茶禅一味”的行为艺术。

  此外,在奉行佛教的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各国禅宗主要宗派的祖庭在中国。各宗最早的教祖,也可追溯到中国,其中自是少不了夹山茶禅文化的祖庭牌位。尽管“茶禅一味”的理念、“夹山境”的意蕴、以及《碧岩录》中的佛理禅意在被引入各国的宗教礼仪和茶道茶礼时有了一些变化甚至异化,但变中有其不变,仍是一种未脱母体影响的演变,而非蜕变。博大精深的“茶禅一味”与集禅宗智慧之大成的《碧岩录》,都会给海外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信奉者以无声的文化熏陶、无形的精神升华、无尽的人生智慧。

  总之,回顾夹山茶禅文化漫漫近千年的海外传奇,如同品味一杯常品常新的文化茶、参悟一种愈参愈妙的智慧禅。

  原稿于2010年6月9日

  修改于2014年8月18日

  (1)潘桂明《禅宗百问》第99页。

  (2)申悦庐《夹山在石门文化史上之地位》。

  (3)参考于浙江人民出版社《日本佛教史》之“日本临济宗法系图略”

  (4)(5)(7)(9)东方出版社《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第292、40、303、316页。

  (6)(10)漓江出版社《禅海珍言》第179、4页。

  (8)作家出版社《白话碧岩录》第6页。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