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曙光初现
6月5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查看冷水江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点时,对示范点工作做了高度评价。
湖南省是全球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矿山企业超过6000家,各类矿山活动频繁,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负面影响巨大。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则是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此项工作。“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在政府管理、监测基础资料储备、监测网络建设、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走在全国全例。”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工会主席戴长华说。可以肯定的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矿区人民的福音,虽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现今已看到了曙光。
提纲挈领,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至2010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落实了各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单位与监测责任人,确定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监测区与一般监测区,重点监测矿山与一般监测矿山。国内首次系统开发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监测网络的建成,为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制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提出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思路、方向、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及监测测体系建设思路。这其实是湖南省矿山环境监测的一个施政纲领。
目前,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按方案要求,充分利用矿山调查、保护方案、矿山验收、汛期巡查监测、应急监测等成果开展了省部级发证矿山的日常监测,更新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并有娄底等市初步按照方案要求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湖南省遥感中心。遥感,是其独特优势,被应用到矿山环境监测中。戴长华介绍说:“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对部分矿区采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监测,从宏观上判别矿区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如湘中南、湘西重点成矿带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曾连续3年监测了部分重点矿区占用破坏土地情况、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矿区水土污染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等”。
全国第一个监测示范区
2009年,国家在冷水江锡矿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湖南省唯一一个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审批为全国第一批地质科学野外观测基地。
据戴长华介绍,冷水江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采用水准仪、全站仪、GPS、遥感卫星、深部位移测斜仪、多点位移计、裂缝计、采样测试等手段进行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矿山环境污染的监测监测。
经过5年的建设,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体系和较完善的监测网络。针对地面塌陷、水土污染、土地破坏、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使用常规和高精尖的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了“天空、地面、地下”的三维立体监测网络,并建立了1个沙盘模型,设立了现场监控中心办公室。研究了监测技术方法,初步总结了矿山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标准。
监测点之一的锡矿山中心小学旧址里,安装有多种监测设备。这里的探头深埋到了地下50多米,可以随时记录地下岩层水平、垂向等的变化。而且,还有一条长1100米的安全巡查通道,深入地下50米,可以随时监测地质变化。监测到的数据会即时传递到监控中心。一旦发现险情,将通报主管部门及矿山企业及时组织居民撤离,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1年9月,监测人员在安全巡查通道发现地下充填区出现小面积的塌陷,并及时反映到监控中心,划定了警戒区,将25户62人撤离到安全区。此外,少数矿山企业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目的展开过专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如资江煤矿地面的斜坡变形监测、牛马司煤矿地面沉降监测、黄沙坪铅锌矿采空区岩移观测、岳家桥岩溶塌陷监测等。
亟待逆流变顺流
湖南省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如湘南长城岭锑污染事件、湘中温塘村煤矿地面塌陷等引起了各级媒体和当地村民的高度关注,这一切都说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十分迫切。
但是,由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湖南省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少。
目前,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覆盖不够全面,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监测数据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全面把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趋势,这就导致出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具有滞后性。同时,市、县二级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偏少,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保障。更重要的是,至今国内无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标准,难以有效规范、指导矿山环境监测技术工作。
戴长华说:“技术上不成熟,监测成果应用与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也有待提高,给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尽管如高精度遥感等一些高新监测技术已在一些矿区开展试验,但由于试验区大多缺乏长期的监测数据积累,使得这些高新技术的监测精度缺乏验证与对比,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同时,矿山企业与地方政府对矿山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但戴长华对此比较乐观:“基于此,我们努力将逆流变顺流,《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出台,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通过各级政府、矿山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文/刘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