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在长沙,恒久且明确的指向应是岳麓山,“四大传统红叶观赏地” (其余为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之一。青年毛泽东曾在橘子洲头眺望到岳麓山山腰的枫香,清代的袁枚则在12月底或1月初还看到了“红于锦”的岳麓山霜叶。
可如果从植物学家的角度出发,“湖南根本不在‘秋色叶’的气候带”,岳麓山则是通过多年的引种和栽培才达到如今“爱晚亭至清风峡一线”的观赏层次。
古城边有这么一片初冬即会变色的山林,让我们的情绪在这样的季节里有所托付,或许才是赏红叶“传统”延续至今的理由吧。
形成原因 “秋色叶”,其实就是叶子进入老年后的变色状态
2012年11月15日,几天的秋雨,使岳麓山“红叶”消失了它的光彩。不少“红叶”被雨水打落在石阶,挂在枝头的叶子也看不出晴天里的那种光泽,一切都是雾蒙蒙的。
天气阴冷,山上游客稀少。一支来自河北的旅游团在爱晚亭下停留,导游给了游客半个小时看“红叶”,一位游客抬头看了一眼,嘟囔着冒出一句,“哪里有红叶啊”。
11月19日,天晴了几天之后,岳麓山的枫香红叶开始在爱晚亭附近集中“爆发”,山下的湖南大学,则为水杉的黄叶所“占领”。
这里用“红叶”之名,只是从众,通常说的“观红叶”,其实除了红,还有黄、紫色叶片。就像在岳麓山,除了“万山红遍”,你也能看到像法国梧桐那样的黄叶。
专家们有一种专业术语“秋色叶”,通俗地说,就是“变色”,叶子在进入老年后,叶绿素逐渐分解,呈现红、黄、紫等颜色。那些红的鲜艳、黄的绚烂的叶子,都是它们进入老年状态、行将死去的反映。
作为观赏的“秋色叶”,附带的条件是,它不仅能变色,还要不落叶——至少维持一段“不落”的状态,不然,你看到的只是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