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3年建设约6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据悉,长沙从去年开始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立综合管廊领导机构,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编制了相应的专项规划,并制定了较完善的标准和规程。
根据部署,长沙市综合管廊试点区域布局采用新区和旧城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了高铁新城、梅溪湖国际新城和湘府西路进行试点。2015至2017年,总共铺排15个项目,建设总长度达63.3公里的综合管廊,总投资34.66亿元,初步构建起长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骨架系统。长沙将采用PPP的投融资模式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市场化模式运作,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实现政府以10%的资金完成100%项目投资的目标。
按照“应进皆进”的原则,试点项目的排水、燃气、供水、热力、电力、通信等七大类15种管线将全部入廊敷设。管廊设计将“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以满足城市100年发展需求,而且其安全标准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将适度提高结构安全等级,兼顾抗震、人防、防水、防灾综合需要。综合管廊还将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实现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
设计 最大管廊断面将达56平方米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同步配套设置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标识、监控与报警等附属系统,实现综合管廊运营安全、便捷和智能管理。”该负责人介绍,地下综合管廊实际上相当于一条小隧道,管线在管廊内各就各位。每个试点片区将设立监控中心,综合管廊建好后,收纳其中的管线都有电脑监控,能全程跟踪到运行动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管廊内还将设不小于2.5米宽的车行检修通道,工程车可以穿梭其中,便捷到达要去的施工点。在长沙已规划的项目中,最大管廊规格为14米宽、4米高,断面面积将达56平方米。
目前,长沙已制定了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建设、运营、维护、收费、考核等配套政策。按照强制入廊政策规定,对已建成综合管廊路段,除技术上不适宜入廊的管线外,相关部门均不再批准管线单位另行挖掘道路敷设管线。这意味着,今后在实施地下综合管廊的道路上,反复开挖的“拉链马路”现象将基本杜绝。
相关链接
综合管廊先进经验已近200年
1833年,法国巴黎开始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如今巴黎已建成总长约100公里、系统完善的共同沟网络,有的不但能走人,还能将大型工程车开进去。日本综合管廊建设非常先进,如今共同沟总长已有300多公里。
195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地下铺设了一段1000多米长的综合管廊。目前全国的“共同沟”建设里程约800公里。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期组织了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工作。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