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鑫矾)市域外交通网络如何拓展、城区内公共交通何如完善、地铁站点紧缺的停车位如何缓解,都关乎到市民出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对综合交通规划进行完善。昨日,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刘选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总规》中给对外交通、公共交通、停车设施中的新亮点进行了解读。
对外交通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即长沙到益阳、湘乡、醴陵、湘阴等周边城市不超过1小时。
解读: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即建设以现代化国际航空港、霞凝新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实现市域高速公路“一环六纵六横”网络布局。高铁客运专线兴起,建成的京广、沪昆高铁使长沙火车南站成为中部地区的客运枢纽,并与城际、市内轨道交通、地面常规交通衔接。长沙火车站未来将扩建成为省内城际铁路的枢纽站,长常、长岳、长浏、长株潭等城际铁路都进入长沙站。同时,以高速公路为骨干,承担长沙对外中远距离的公路交通联系,连接长沙与周边经济中心城市。
此外,扩建黄花机场,使之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枢纽机场,近期建设第二跑道,预留第三、四条跑道及新增航站楼用地。加快湘江高等级航道和长沙港建设,充分利用湘江支流航道,形成与洞庭湖水系、长江水系航道系统相衔接的水运网络,发挥水运优势,将长沙建成全国内河主枢纽港口之一。
市民反响:沪昆高速通车,我的业务从娄底转移到长沙。京广高铁通车,业务又由长沙拓展到广州。未来,沪昆、京广两条高铁在长沙交会,长沙到武汉、广州、杭州、深圳、上海、昆明、北京都将在5小时之内,加上以长沙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络可通达全省其余13个地市州,飞机、河运辅助发展,市民在探亲、旅游将更加便利,商贸、政务上将有更多机会。
——长沙高桥大市场经营户李先生
公共交通
以常规公交为主体
规划:公共交通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到2020年承担居民全日全方式出行总量的35%,轨道交通承担公交客运量的40%。
解读:目前,长沙城区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等。未来,将发展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汽车为辅的多方位优势互补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保障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其中,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改善公共交通条件,在客流量大的地段规划公交专用车道或公交专用道路,线路有桐梓坡路、营盘路、星沙大道、香樟路、韶山路、劳动路等。到2020年,常规公交车辆需要达到1万辆(标台),规划28处公交停车场、9处保养场。
同时,提高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为延伸,换乘衔接方便、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公共客运体系。远期2020年规划轨道交通线路7条,总长200-260公里。远景随着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承担公交客运量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达到50%。
市民反响:我住湘江世纪城,最开始这里只有1条公交车线,如今发展到5条以上,未来还有地铁1号线从附近经过。不过,福元路大桥通车已1年半,去年计划要通公交却迟迟不见动静,居民过河仍存在一定的不便,希望未来能加大公交车的覆盖面,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开福区湘江世纪城居民刘先生
停车设施
依托地铁站发展停车换乘系统
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场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补充、以路边停车场为辅的停车供应体系,针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配建及收费标准。依托轨道站点发展停车换乘(P+R)系统。
解读:今年,长沙开启地铁时代。然而,地铁站附近缺少停车位,私家车主换乘停车出行遇到“瓶颈”。为此,长沙规划依托轨道站发展停车换乘系统,最大化停车换乘需求。目前,长沙进行专用停车换乘停车场的规划布局与供给控制,规划布局23个停车换乘停车场:彩霞路站停车场、汽车北站停车场、省政府站停车场、中信广场站停车场、金桥站停车场、望城坡站停车场、体育公园站停车场、长沙火车南站停车场、荷叶路站停车场、洋湖垸站停车场、星沙大道站停车场、龙角路站停车场、连江路站停车场、月亮岛站停车场、桂花大道站停车场、蟠龙路站停车场、万家丽北路站停车场、时代大道站停车场、天雷路站停车场、京珠高速路站停车场、黄兴大道南站停车场、7号线北端终点站停车场、汽车南站停车场。
市民反响:我在芙蓉广场附近上班,以前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如今有了地铁,我从家中开车到地铁2号线望城坡站换乘地铁上班,下班后再坐地铁然后开车回家。不过,地铁站没有配套停车场,周边大多是商业停车场,早起抢车位成为新的烦恼。希望随着长沙停车设施建设,特别是停车换乘停车场的建设,能让和我一样的市民享受到停车换乘的实惠。
——岳麓区未来城小区居民张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