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晚,年轻的胡昕一瘸一拐地走进记者的视线,回忆起事发的详细经过。
少年不堪忍受的怀疑
胡昕告诉记者,2011年12月21日晚9时40分许,当时正就读于岳阳县一中高二年级340班的自己因为内急,一下晚自习便直奔宿舍卫生间。等到临睡前准备用热水泡泡脚时胡昕才发现,之前打好开水的热水瓶被落在了开水房,于是出门去找。
“我离开宿舍时还没熄灯,刚到宿舍楼下,灯就熄灭了。”对于当晚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胡昕都记忆犹新。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执勤老师的一声断喝:“你们在干什么?!”胡昕一侧头才发现,除他之外,身后十多米远处还有一个人影。而这个人影在听到老师的声音后,一闪就不见了。
认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违纪之事”的胡昕,选择主动走向喊话的执勤老师葛俊说明情况。
随后,胡昕被带到宿管员办公室。“宿管员梁显清看到我后,几乎肯定地说我是去想上网,并要我交代同伙。”胡昕称,他反复辩称自己不是去上网、而是去找开 水瓶,但现场没人相信他的话。宿管员梁显清甚至强行命令他掏出口袋里的所有东西,他照做后,被宿管员发现了一张写有QQ号码的纸条。
关于胡昕被执勤老师“抓获”的过程和细节,2013年11月7日下午,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的岳阳县一中副校长郭光前基本认可,但郭校长觉得,事 发地与“拿开水瓶”之说在“路程和方向上都有问题”,并且,“后来老师查寝时,还发现胡昕把枕头放在被子下面,伪装成有人睡觉的样子”。不过,郭校长也承 认,这些都“不能算作是判定胡昕想去上网的直接证据”。
“宿管员看到QQ号码后,认为我不诚实,当时就发了脾气,要我承认想去上网,并把逃走的那个学生的姓名说出来。”当晚,遭到胡昕的一再否认后,执勤人员开始逐层逐间宿舍地查人。可查寝的结果是,除胡昕未按时就寝外,其他的学生都身在宿舍。
“按正常的处理方式,既然‘想去上网’只是怀疑,所谓‘同伙’也没有任何根据,教育一下学生就可以了。”这是当地一名全程旁听了10月30日庭审过程的资深媒体人的看法。
可当晚的执勤老师不这么想。“三四个人把我围在宿管员办公室,逼我承认是准备去上网,还说‘什么时候交出同伙才能去睡觉’。”胡昕称,这一过程持续了 “近两个小时”,“后来由于实在太晚,老师就让我先去睡觉,明天再‘把同伙交出来’。”而胡昕所说的这些细节,在学校提供给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一份“胡 昕受伤情况说明”以及记者对郭光前副校长的采访中,基本得到了印证。
回宿舍后,胡昕仍以为“这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我还想,明天一定要配合好老师,把事情搞清楚。”
次日一早,即2011年12月22日早上,胡昕去到教室准备自习时,被班主任老师徐小刚(化名)喊到了位于三楼的教师办公室。随后,年级主任周灏也赶来,要胡昕“继续交代昨天没有交代完的问题”。
这次,胡昕仍一再申辩自己“就是去找开水瓶的,根本就没有同伙,对当时身后的人没看清楚也不认识”。
早自习时间很快过去,“周主任对我说,‘你先去吃早饭,饭后再到办公室来,什么时候承认去上网并说出同伙姓名,就什么时候进教室上课。’”
直到这时胡昕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处理能力”。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胡昕决定,“回家喊父母”。
老师手机彩铃惹争议
胡昕家位于岳阳市君山区,离学校有近百公里,必须先打车到岳阳市,再从岳阳市转车。可胡昕刚乘车来到岳阳市汽车站,便遇见了在此等候他的伯伯胡建国。胡 建国告诉胡昕,他的父母也正往这边赶——原来,班主任徐小刚发现胡昕不在办公室和教室后,便打电话给了胡昕的父亲胡信仁。
“老师说我儿子跑了!”胡信仁说,听班主任简述情况后,他当即放下农活,和妻子邓小芝一起往学校赶。“我当时虽然很着急,但坚信儿子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去,于是叫我哥到车站等,肯定能够等到。”
在胡信仁眼中,儿子胡昕一直以来非常听话,成绩虽不是特别优秀,但也算得上品学兼优。而副校长郭光前对胡昕的评价是“成绩中等,性格有些内向甚至孤 僻”,但郭光前也承认,“之前确实没发现胡昕有任何违纪的现象”。而在胡信仁出示的一叠奖状中,记者发现,就在事发前不久,胡昕还因为“学习表现突出”被 评为“一周之星”。
一家人在岳阳市汽车站汇合后,马上转车前往岳阳县一中。途中,胡昕反复向父母强调自己“没有去上网的想法,更没有什么同伙”。
“我当时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他向老师认个错,我们大人再帮着说说好话就可以了。”胡信仁称,车上,他还一直这么安慰儿子。
途中有个细节,让胡信仁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有些蹊跷:“我给徐老师打电话时,发现对方的铃声与半小时前有了变化,变成‘快过年了,你要送我大大的红包 哟’。我当时还跟儿子说,怎么徐老师换成了这样的铃声……”当时,由于急着赶往学校,胡信仁并没有想太多。而这件事,让妻子邓小芝之后多次抱怨他脑子不开 窍——在邓小芝看来,“这很明显就是老师暗示我们送礼呀!”
关于胡家提到的“索红包手机铃声”,郭光前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解释:“事后我问过徐老师,徐老师没承认,只说是设置了一个类似‘恭喜发财’的铃声。”
而这个细节,又让胡昕联想起之前的另一件事:就在他刚进高二时,曾被徐小刚单独找去谈话,“老师对我说,学校里也有过农村来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先 例……我当时想都不敢想,因为我成绩只是中等,而整个学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只是凤毛麟角。”胡昕称,那次,徐老师在鼓励自己努力读书的同时,还反 复叮嘱他“要告诉父母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但“压根不知道如何让父母‘支持和配合老师工作’”的胡昕,甚至都没有向父母提起这事。
接下来的期中考试,胡昕也觉得有点蹊跷,他的成绩年级排名前进了130多名,可“(班主任)老师不但没有表扬我,还怀疑我抄袭别人的作业,多次批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