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欢 长沙报道 湘江边的垃圾有七成以上来自游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肯德基曙光公社环保小组的调查结论是:68%的游客是因为找不到垃圾桶。昨天上午,曙光学子们在长沙紫凤公园举行了一场报告会,除了亲手绘制湘江风光带垃圾桶手绘地图,学生们将万余字的《湘江环保设施状况和游客环保意识行为的调研》呈报给了相关部门。
手绘图提供垃圾桶布置建议
昨天上午,紫凤公园内长达数米的手绘地图展开,居民何女士将一面小红旗插在地图上的“杜甫江阁”边,“我觉得这里可以多几个垃圾桶,因为人流量很多。”
曙光公社社长刘娥贤向记者介绍,“湘江风光带的垃圾桶设置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某些路段垃圾桶数量太少了甚至根本没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肯德基曙光公社环保小组通过调查,“从杜甫江阁到橘子洲大桥这一段,垃圾桶的设置间距在20到25米较为合理。”这个设置,在手绘地图上都有标注。
现场推广概念垃圾桶
透明电池状垃圾桶、三色分类垃圾桶、地理式垃圾桶……由大学生设计的形态各异的“概念垃圾桶”吸引了很多路人的观看。
其中,给圆柱状卡通涂鸦垃圾桶“喂”上一片垃圾,它竟然会投桃报李奖励你一块钱。曙光学子何凤说,“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游客对垃圾桶的外观设计十分敏感,破旧破损的垃圾桶影响游客和附近居民的投放心理,而新颖别致的垃圾桶则更能吸引游人主动投放。”
“促使民众树立垃圾分类的概念,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的设施,关闭原有混乱的垃圾道……”这些意见,出自90后大学生所写的调研报告。
刘娥贤表示:“调研报告的出炉还只是开始,对于保护湘江,我们还会有其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