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蓝山县湘威人文实验学校,穿着“学士”服的六年级学生在操场上快乐地学跳“僵尸舞”。组图/记者蒋丽梅
山里的自由教室
让学生每天听一首歌,读一首诗,说几句合理的话蓝山县一小学,台湾女校长所改变的和所适应的
本报记者王欢 实习生郭睿昊永州报道
这是一座因“山岭重叠,浮空如蓝”而得名的小城。
6月的天,已经亮得很早。永州蓝山县城被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和冒着热气的早餐点,划拉出几道层次分明的线条。
一条名叫“东方大道”的大马路正在扩建当中,当地政府准备在地下埋设污水管。从县城中心开车往南约2公里,左拐上大路,行至约500米处,一条约4米宽的水泥路分了出来。水泥路向内延伸,便是塔峰镇果木村所在地。
这个小小的分叉路口,在当地村民眼里有着特别的意味,“(校长)每天都守着,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从那边大路上走进来的孩子,都是实验学校的嘛……他们很不错的。”尽管自家小孩并不在这所小学念书,村民还是大方地竖起了大拇指。
6月17日早上7点,就是在这个路口,记者见到了来自台湾的女校长李视芳和她的大陆学生们。这些农民和工人的孩子排成长队,陆陆续续经过校长跟前,彼此挥手说着响亮的“goodmorning”。忘记戴红领巾和校牌的学生,还会主动送上一个象征“惩罚”的早安吻。
10多米远处,是一所建好不到一年的小学――湘威人文实验学校。此时距离早读还有半个小时,孩子们高声朗诵的声音从每间教室传出来。
诞生学校“为学生而设”
6月17日,记者走进这所学校。大门由古朴的石头墙和铁门组成。校园内,两尊大红色的英国皇家卫兵雕塑一左一右列在两边。“卫兵”手中高举着这所学校的校旗――印有一只泰迪熊的可爱小方旗。
校园很干净,几乎找不到一片纸屑。孩子们在教室里朗诵或唱歌。操场的篮球架下,几个穿着汗衫的小男孩在玩游戏。
一块依然可看出工人手磨痕迹的干净外墙(当时有工人建议直接推倒重建更节省人力成本,但被校方以浪费砖瓦不环保为由否决),在学校建校那天,被这所学校的300多名孩子印上了自己的手掌印,红的蓝的绿的,醒目而漂亮――据说,当初有家长问,印上去的怎么不是领导题词或者领导的手印呢?
在这堵墙的内侧,是学校的厕所,装修得温馨可爱,据说曾经一度被村民们猜测是校长办公室。如今,这个厕所被看做是学校的环保元素之一:厕所旁有两个蓄水池,一个用来蓄雨水,一个用来蓄学生们的洗手用水,这些水被一根管子抽到水箱后用来冲厕所,最后从厕所里出来的水,排到了如今正在翻修扩建的东方大道的污水管内。
升旗台简单小巧却不失质感,台面瓷砖用的是防滑材料,所用砖块全部是其他地方敲下来的零砖碎瓦。
操场前方有三个洗手池,走近一看,原材料是三个废弃轮胎――据一名曾在此修建校舍的工人说,当时校长送来这几个轮胎,他们以为她是开玩笑的。
学校2楼的多媒体教室,所有的电脑用线包括插电板都埋设在水泥地面下,为此,工人需要撬开全部的地面,很多工人因此向校长发脾气,“我们这里都是设在外面的,你这样劳神费力是为什么呢?”校长说,为了孩子们的绝对安全。
类似的事件还包括对所有楼梯进行手工打磨再上漆,原因是:为了孩子更不容易摔倒。
人性的、环保的、柔软的种种,在一开始就渗进这所学校的每一个细节。校长李视芳在她的《特色发展教育计划书》中写道:学校是为学生设立的,学校的一切措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为准则――这两行字出现在计划书的最顶端,字体也区别于正文被放大。
这所学校最开始受到瞩目,是因为它的特殊背景。蓝山承接产业转移,政府以吸引企业、留住企业为目标,鼓励企业办学。位于蓝山经济开发区的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隶属台湾钻石集团),是专业生产PUMA(彪马)运动用品的企业,公司2005年落户蓝山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已带动其他配套公司落户并建成投产。
湘威人文实验学校即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李视芳来自台湾,是一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儿童教育学博士,原在台湾一所全美式教学的学校从事教学行政管理多年,成绩卓越,后因缘巧合被湘威公司营运长陈立宗“挖角”到了蓝山。
学生,多半是湘威公司员工的子弟;学校的办校愿景,是“培育具理性辩证、人文关怀、丰富创意、富有世界观的优质公民”;学校试图改变的,是“重视学科成绩而较忽略艺术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即便这样,在最初开学的日子里,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进来就读的家长,依然挤破了大门,李视芳甚至因此受到恐吓和威胁,一度需要政府出动武警对其进行保护。最后教育局出面,才化解了尴尬。
“学校规模有限,只能招收湘威公司员工的子弟以及部分果木村村民的孩子。”李视芳说。但她不认为,家长的过度热情并非完全来自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可,“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音乐美术要比学习成绩重要。”
“但是,任何一种改变都是新的,新的就意味着希望。”她说。
然而,这种细微的“改变”,即使在最开始的建校过程中,也颠覆了当地人的观念和经验。